柱國公倒吸一口涼氣,眉頭微蹙。
他深深擔心,“讓兵部尚書兼任軍事學院院長,這合適嗎兵部尚書的權柄豈不是……”
顧玖輕描淡寫地說道:“本宮知道國公爺在擔心什么。本朝的傳統,兵部尚書多半是文官出任。國公爺無非是擔心文官會蠶食武將的權柄。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將來,兵部尚書一職必須由武將出任。
所以武將一定要到書院回爐重造,文化課絕不能落下。否則,同戶部打官司要錢,說話都說不贏戶部的人,又如何能要到錢。戶部那幫人可不好對付,為了錢,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
“娘娘言之有理!歷朝歷代,武將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在朝堂上吵架吵不贏文官,總是被文官批得一文不值。一旦皇帝稍微傾向文官,武將的日子就難熬啊!”
“那就從現在開始改變這個局面,國公爺可有信心。”
“娘娘有信心,老夫就有信心。”
顧玖滿意地笑起來,“如此甚好!學院雖說還沒建好,但是國公爺可以著手從各大軍營挑選第一批學員。本宮要求不多,初識文墨,不論出身。若是特別出色,值得培養,即便不識字也可以破格錄取,學院會根據情況開設識字班。另外,學員最好來自各大軍營,南邊,北邊,西邊,東邊,京大營,都要挑選學員。不能讓京大營一枝獨秀。”
柱國公感慨道:“娘娘用心良苦,老夫已然明了。回去后,老夫會給各大軍營的將領去信,請他們推薦學員。”
顧玖強調,“推薦的學員一定要有真才實學,值得培養。軍事學院,絕不是武將世家的鍍金地,而是正兒八經學本事的地方。”
說起拼爹,軍營同官場一樣一樣的。
打仗的時候,沒有背景的小兵小將還有機會冒頭,得到提拔重用。
和平年月,沒背景的小兵小將,若是不依附某個武將世家,就只能永遠做一個小兵小將,永世不得出頭。
做官,無論文官還是武將,都是一樣的拼爹拼資源。
資源有限,競爭的人又這么多。
怎么辦
把路堵死吧!
要么就將沒背景的競爭者弄死在半路上。
所以,朝堂斗爭,永遠都那么猛烈,總有一群人不要命地往前沖。
縱然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辦軍事學院,一是為了培養武將,薪火傳承。</p>
<strong></strong>
別太平了二十年,一到打仗的時候,連個領兵的統帥將領都沒有。甚至連兵法謀略也跟著失傳,真是要命了!
二來就是為了給沒背景的小兵小將一個出頭的機會。
若能挖掘天生武將人才,那就是賺到了!
除了軍事學院,顧玖還打算未來十年,在全國各地辦十所武學,挑選人才,形成民間尚武風氣。
有了尚武風氣,就有了上陣殺敵的勇氣。
等到打仗的時候,不用擔心士兵素質不過關,見不得血。
尚武風氣,也有利于關外以及海外開拓計劃。
只有不怕死,有著冒險精神,野心勃勃的人才愿意踏出熟悉的舒適區,去兇險之地拼一場富貴。
讀書人,終歸是按部就班。很多時候需要人推著往前走,才愿意做出改變。
對于皇后娘娘的話,柱國公就是點頭的份。
“學院所需教材,已經編撰出十幾套。明兒本宮派人將教材樣書給國公爺送去,若有不對的地方,請國公爺指正。”
柱國公愣住,教材都編撰好了
緊接著,他又想通了。
眼前的人畢竟是皇后娘娘,人們口中無所不能的人物。
“娘娘說的教材,不會都是四書五經吧”
“當然不是!全都是和武學打仗相關的書籍。今兒不巧,書籍都放在宮里,不能讓國公爺先睹為快。”
“老夫著實很好奇教材的內容。”
“明兒就能見到了,國公爺不必急于這會。”
柱國公捋著胡須,“如此說來,陛下和娘娘在幾年前就已經有開辦軍事書院的打算。”
顧玖沒有否認,“開辦軍事學院這個想法其實已經很多年,早在本宮創辦山河書院的時候就有這個打算。只是那時候條件不成熟,只能在山河書院開設一門騎射課程,聊勝于無。”
“娘娘實在是太謙虛!老夫萬萬沒想到,那么多年前,娘娘已經有這個想法。老夫慚愧啊,身為勛貴武將,卻從未想過替武將做點什么事情,只知道照顧身邊的親兵。”
柱國公一臉羞愧,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