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季走馬上任,緊接著就迎來第一個危機。
安西王裴仁去世。
消息傳到京城,天下震動。
安西王年初過世,消息在路上走了幾個月才送到京城。
“西涼局勢如何”
每個人心中都是同一個疑問,可是沒有人能回答。
西涼的消息,少則延遲半年,多則延遲一年。
如果道路封鎖,消息延遲兩年也是有可能的。
錢富焦頭爛額。
他是情報司的頭頭,一半的人手被派往境外。
安西王過世的消息,事先他竟然一點風聲都沒聽的,顯然情報工作出了漏子。
別管是消息搜集出了問題,還是消息傳遞出了問題,總歸就是出了問題。
陛下問起西涼局勢,他是一問三不知,太丟分,表現太差。
理所當然地挨了皇帝劉詔的一頓批斗。
錢富挨了批斗,情報司下面的人,有一個算一個,當然也沒好日子過。
全部動起來,發動所有的情報網,務必盡快打聽到西涼現如今的局勢。
西涼的公文送到了京城。
一是稟報安西王裴仁去世的消息。
二是請皇帝劉詔下旨,正式冊立世子裴蒙為下一任安西王。
“沒有了解到西涼的局勢之前,朕不會下這道旨意。”
劉詔態度堅決。
他擔心安西王裴仁去世,西涼局勢變動。
萬一裴蒙不足以穩定西涼局勢,或是裴蒙生出了二心,冊封裴蒙為安西王的旨意簡單,想要收回旨意可就難了。
屆時朝廷騎虎難下,丟人丟面,天下皆知。
劉詔也是要臉的。
最主要的是,他心里面一直防著表哥裴蒙。
他和裴蒙是表兄弟,自小認識。
裴蒙扮豬吃老虎,以大老粗的面貌示人,實則胸有城府,老謀深算。
這樣的人,不得不防。
“安西王做事有底線,心中有家國情懷。裴蒙嘛,朕還要再看看,再估量估量。”
新上任的中書令楊季楊相公,有不同的看法。
“陛下防著安西王世子裴蒙,那么裴蒙清楚陛下的心思嗎想來應該是清楚的。他上表請陛下冊封他為安西王,可謂是單刀直入,微臣以為他早就料到陛下可能的反應。拖著冊封旨意,微臣以為無濟于事。不如先成全他,彰顯陛下的大度,也能打他一個出其不意。”
“那就正好隨了他的意。”劉詔不贊成,還是堅持先了解西涼的局勢,再做打算。
楊季沉吟片刻,“陛下是擔心裴蒙脫離大周稱王嗎其實陛下完全不用擔心。微臣特意查過三和快遞的賬本,這幾年,我們大周同西涼的貿易數量逐年增長。據從西涼歸來的人講述,安西王府主要收入,就來自關稅。
安西王府還需要靠大周輸送物資,抵抗西域一帶越演越烈的信仰戰爭。可以說,大周就是安西王府的靠山。裴蒙是聰明人,他知道怎么選擇,才是最好的。他上表請封王,無非就是為了名正言順的管理西涼。他下面還有幾個兄弟,個個都能帶兵打仗。他必須靠陛下的支持,穩定大局。”
劉詔點點頭,這話有點道理。
接著,他又發出疑問,“安西王臨終前,竟然沒有上表請封裴蒙為王,莫非死得很突然”
通常情況下,安西王應該在臨終前,安排好所有大事。
像是請封王爺這樣的大事,由安西王出面,肯定比裴蒙自己出面效果要好。
楊季猜測道:“有可能是死得很突然,也有可能安西王有所動搖,想越過長子裴蒙,冊立別的兒子。可能他自己玩脫了,然后就……”
劉詔聞言,笑了起來。
“兄弟相爭,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