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睿賊兮兮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說“你們來的時候看到校門口的記者了嗎”
“看到了。”顧明語點頭,“你知道怎么回事”
王晨睿當然是搖頭,“雖然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但是我知道和校長和老師有關。”
他早上過來的有點早,還只有兩個記者,攔住他就想問,他一開始還以為是采訪什么高考前一類的事情,沒想到是問他校長在不在的,還問他對校長什么印象。
王晨睿見過校長幾次,要么是在學校的升旗儀式上,要么是在重大活動上,印象不深,無法回答。
他反問的時候,記者卻微笑不語。
“我覺得他們的表情好奇怪。”王晨睿撓了撓頭,“就好像有什么事似的。”
但是他沒問出來。
顧明語好奇道“會不會是學校里隱瞞了什么事,比如什么收費啊,還是有人爆料咱們學校時間不科學”
以前就看過因為補課被舉報的學校上過新聞的。
寧城一中的晚自習時間的確要比其他學校晚一點,但是也沒晚特別多,他們都習慣了。
王晨睿猜測道“應該不是吧他們問的時候好像期待著我說出什么似的,關鍵我啥也不知道,我咋說噢,記者真無聊。”
都自己來采訪了還瞞著。
祝長笛說“之所以是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問,這樣他們好做文章,好容易起話題。”
她對這些記者太了解了。
剛才在校門口的時候她就注意看了那些記者來自哪里,就光看見的兩個全都是出了名的營銷媒體。
這些媒體在她沒重生前,也在祝母車禍那事上做了文章,還采訪周圍鄰居對祝母的印象。
祝母平時對鄰居挺好,所以放出來的視頻沒有壞的,但是他們也能往其他地方上扯。
最后網友們的想法就是他們不想看壞人的故事。
所以祝長笛知道他們突然出現在這里,肯定不僅僅是這么簡單的問題,絕對是有事發生。
至于是什么事,暫時還不清楚。
顧明語說“所以現在吃瓜要謹慎,我在網上看到好幾次反轉了,我現在是不敢確定一件事的。”
每次都要等上一段時間,畢竟他們總是沒見到現場的,誰也不知道真正發生了什么事。
受害人和加害人的身份對換不過是輕輕松松的事。
祝長笛翻開語文書,“如果真有事,老師會說的,沒說之前就不要亂說了,免得以訛傳訛。”
她猜的一點也不錯。
沒過幾分鐘,周有權從外面進來,今天是語文早讀,他敲了敲黑板,“今天外面有記者,如果問了什么問題,一律不要給什么回答,你們知道的。”
下面有人在問“為什么有記者”
對此周有權并沒有給回答,只是強調了一下自己剛剛的話,“亂說的后果大家應該都清楚,現在的媒體都會斷章取義,一中的名聲很容易被毀。”
他故意說嚴重了許多。
同學們雖然一臉茫然,但是到這種時候自然是維護母校的,那種“我可以罵母校但是別人不可以罵母校”的心理大多數人都有。
所以第一反應自然是維護自己的學校。
幾乎就是在周有權說完后沒多長時間,學校的廣播也說了這件事,讓同學們不要回答任何記者的問題。
祝長笛覺得這事好像有點嚴重。
班主任提到也就算了,現在還到了全校廣播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