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餡的”
“粉絲和肉的。”
祝長笛隨口說了兩個,她口味經常變,這家店來過幾年,可以說大部分味道都嘗過。
顧明語捧著豆漿站在一旁,“你不喝”
“不喝了。”祝長笛接過包裝的紙袋,這家和其他的早餐店不一樣,包裝是紙袋,類似于麥當勞那種,而不是塑料袋,讓她挺有好感。
兩個人一邊說話一邊走。
清晨天都沒亮多久,路上也沒多少人,公交站牌下面卻站了不少年輕人,都低頭玩手機或者吃東西。
“就昨天晚上的你遇見的陳阿姨。”祝長笛隨口提了一句,“她叫陳舒雅。”
顧明語重復道“陳舒雅”
祝長笛點頭“嗯,你聽過這個名字嗎”
“好像沒聽過。”顧明語歪著頭想了想,“但是我感覺是不是聽過這名字,還是這名字太大眾了”
祝長笛想了想,說“是還挺大眾的。”
對她而言,越大眾的名字越麻煩,因為可能匹配多個人,還得去看到底是誰。
而一個非常特殊的名字的話,基本就可以確定了。
比如她自己的名字,雖然長笛是樂器,但是真正做名字的人很少,祝這個姓也并不是太多。
祝長笛嘆了口氣,那能怎么辦呢,除非漂流瓶能多更新點信息,這樣她就輕松一點了。
到學校是十幾分鐘后。
早自習的預備鈴還沒有打,教室里熱熱鬧鬧的。
幾個課代表還在來來回回地收作業,其他人要么在吃東西,要么就是在聊天。
萬明收好手機,看了眼旁邊落座的祝長笛,然后探出身子,低聲道“網上把校長的名字信息都放出來了,照片都給貼上了,現在都被做成表情包了。”
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就是想和祝長笛說,可能是因為之前她問過自己這件事的緣故吧。
畢竟其他人也不好說。
表情包上的字就是那兩段錄音里的一些句子或者是詞語,學校官博下全是表情包。
祝長笛很少用表情包,但不代表不了解,“那個發錄音的人沒有任何表示嗎”
“沒有。”萬明回憶了一下,“我也想不通,她為什么不告校長,或者是直接舉報,報警的。”
祝長笛抿了抿唇,“誰知道。”
她說著,隨手登上了微博。
祝長笛的微博基本就是用來看新聞的,其他的都沒什么,關注她的除了幾個熟悉的人就沒了。
因為關注了這件事,所以能刷到這事的相關。
祝長笛一眼就看到了那條公開校長信息的微博,這種人肉在現在是很常見的事,雖然不對,但很多人嘗試。
看到校長的照片,她深吸了一口氣。
校長全名叫蘇先輝,今年四十八歲,其實在其他學校校長的對比下顯得還是非常年輕的。
信息里還公開了他的晉升之路。
祝長笛點進評論里看了看。
“聽說有老婆孩子,這么做對得起他們嗎我估計心里都沒有他們的吧。”
“這種人小情人一堆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看著照片還挺敦厚的,沒想到肚子里花花腸子那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