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民原來生活的地界并非凈土,不時便有混沌瘴氣從地下滲出,亂人心智。
全靠聚木培育的一種名為‘安神草’的菌菇,避瘴才能生存,但卻也因為餐餐食用這種蘑菇,又混合著每月都要呼吸許多蘊含混沌之力的毒瘴變得早熟而短命。
通常十歲便可生育,年滿五十就會發瘋而死。
不過萬事總是禍福相依,在傷身害命的同時,日日吃那安神草,月月受那混沌瘴氣的侵害也讓佛民力大身強,動作敏捷若猿猴一般。
此外混沌之地不生桑蠶、谷米,所以他們數百年來只能以樹葉、獸皮遮羞,吃獸肉、野果以及一種味道極苦,原生于海島之上,在炎黃之地只怕連喂養牲畜都沒人用的黑色雜糧果腹。
張還生收服佛民之后,一是不忍心讓他們繼續留在荒蠻之地,過以前那種艱辛無比的日子,二是覺得只有和張國庶黎相互混居,才能讓佛民們真正融入邦國之中,暗下決心,便是花再大氣力,也要將他們遷至自己元神霸占之地。
說起來改土歸流七千萬人口,劃郡縣、設官府,建章立制的管理,便是齊、晉、趙、燕這樣的炎黃霸主之國,都絕無法辦到。
也就是張國土地肥沃,糧食三月一熟,國民擴充到兩、三千萬后經年積累了稻谷無數,足夠七千萬人食用,又有足夠的沃土可供分配,再加上佛民大都家無恒產,在信仰的蠱惑下又溫順異常,海島之上四季如春不虞有饑寒之禍,才有成功的可能。
時光就此流逝,轉眼到了年末。
這天正午時分,張還生在一片廣袤無垠的平原上,晝夜不歇的花費了十幾個時辰,操縱著天地之力,壘土為墻,開渠成溪,熟練已極的造出數座大城的雛形,中間還開拓出了良田上百萬畝。
御風懸于空中,俯望著自己辛苦操勞的成果,他自得的一笑,從天而降,落到一條地勢稍高的郡道旁。
素白的冬陽下,一群穿綢裹緞之人,正伸長腦袋遙望著里許外新現的城池、水田,臉上流露出驚嘆之色,見張還生落地,慌忙圍了過來,正想開口突然就聽張還生已搶先說道:“堯陵行省的府邑連帶衛城都已造好,等到有百姓遷入后,汝等便可上任了。
記得城里的民居、坊市孤造的不夠,日后汝等可調用民力慢慢補全,此外便是勸農、勸桑,鼓勵行商這些老生常談,卻不得不談之事…”
那群人便是張國以七千萬佛民為根本,新立的諸多行省、郡、縣中的部分主官,大至二、三品的總督,小至六、七品的縣令都有,來源半數是佛民中曾經的大、小城池理政之主,經過甄選后獲得了張還生的信任,重獲高位;
半數是張國原有的官僚,提升品位后得到了重用,此時聽到張還生的叮嚀,無論是皓首老者,還是年輕氣盛的烏發青年,無不恭敬行禮,齊聲應是。
只不過佛民里的舊城主們,大多尊稱張還生為上師或佛子,而張國原來的牧民官則按著習慣仍稱呼張還生為‘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