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好那一塊石壁后,張還生扭身幾步來到佛壇上那眼坑洞前,伸長了腦袋向下張望,看到洞里的綠血早就已經噴涌的點滴不剩,只還有根半尺粗細的黑色水晶圓柱留在坑底。
召喚出一股旋風,將那水晶柱卷起,拿在手中仔細端詳,他發現原來竟是個容器,本由晶瑩剔透的無色水晶造成,只是內里裝滿了黑色的血水,才現出烏黑之色。
閉上眼睛,細細感應了一會,張還生隱約察覺一股強悍之極的邪祟之力被禁錮于水晶柱中,嘴巴里喃喃說道:“看來這里面便是燭龍的精血了,原來竟是黑色的。”,仔細的將那水晶柱收了起來。
爾后跳下佛壇,仔細的四下里望了望,他覺得殿中再也沒有了能引起自己矚目的異物,沉吟了幾息時間,吩咐哈奴曼、七尾、麒麟退出殿外,仍久在門口守著,孤身一人朝佛殿向里的角門走去。
穿門過戶之后,張還生眼前豁然開朗,卻是一座繁華錦簇的廣大花園,園子正中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栽種著的十二顆枝繁葉茂的菩提樹。
樹下落葉翠綠,被四周的花海圍著,令人一見忘俗。
嗅著花香張還生徑直來到那些菩提樹下,卻絲毫都未在意眼前的瑰麗景色,雙目死死盯著被十二顆菩提樹圍著的一柱略微高其自己肩膀的小樹,一眨不眨。
不知過了多久,張還生回過神來,心中驚訝不減的想到:“婆娑木,竟然是‘一念度萬載,一葉化世界’的婆娑木,而且還活著!”,伸手朝那小樹摸去。
婆娑木,傳說中釋教最為玄妙的神樹,甚至比相助現在佛祖,釋迦摩尼大尊成佛的‘枯榮菩提’更為傳奇。
據說上古時,過去佛祖‘燃燈古佛’還未覺悟前,在山間撿到一顆樹仔似的洞天種子,種在了自己識海之中。
之后足足歷時九百九十九年,那種子終于萌發,演化出了一方小小天地,內里空虛無物,只長出一株郁郁蔥蔥的樹苗。
古佛見之心生歡喜,起名為婆娑木。
再之后,燃燈古佛閑來無事之時,常常內視自己識海中的小洞天,瞧那婆娑木慢慢生長,無意間竟覺悟了五蘊妙法,堪破色、受、想、行、識之謎,成就佛陀正果。
識海中的洞天也因此化為了一方中千世界,便是‘西天極樂界’,而那西天世界的支撐傳說就是已經生長為擎天巨樹的婆娑木。
因此人族四洲還未建立之時,就有寓言說,‘婆娑斷則西天毀’,由此可見這神樹在釋教中的分量。
而按照常理來說,這種只在古老傳說中出現的奇物,是不可能輕易現身凡間的,就算張還生佛緣深厚之極,奇遇迭迭萬年罕見,甚至有著彌勒大尊轉世佛子的可能,也只在二十多年前,尋到那藏著如來外道化身秘法《龍象根本經》傳承的山洞時,見到過一株死去的婆娑木。
此刻摩挲著小樹光滑的樹干,感受著內里蘊含的勃勃生機,他心中暗暗稱奇,突然間發現自己的眼界漸漸變慢、變廣。
本來就在不遠處隨風落下的幾朵鮮花,懸浮在空中定住一般,遲遲都不著地,并且仿佛被一股無形斥力拉開似的,距離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