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還生未想到韶華竟有如此憂國憂民的情懷,笑著贊道:“貴女真真是巾幗不讓須眉,有仗義報國之心。
看來灌江口雖遠離炎黃腹地,但比起齊、晉、趙、韓諸封國,更有炎、黃二祖的不屈精神,可敬可嘆。”
說話間,客船已緩緩停靠在臻嵿山下,河道盡頭的港口之中。
港內泊口似非人力造就,而是天然形成,平整的白石地上只建著幾棟木屋,屋間矗立著七、八尊丈許高,好像青玉雕成,身穿上古式樣戰甲、戰袍的軍將塑像。
因為臻嵿山并非航線終點,所以客船靠岸后水手并非拋錨,只船主李銘昇高呼道:“興安船行乙上貳玖李銘昇,送貴客三名至真君宮,請執事大人驗看。”
話音落地,過了許久,木屋中方有一個身穿道袍,肥頭大耳中年人慢悠悠的走了出來,嘴巴里嘟囔著,“這一會子都迎了十余個弟子回宮了,年年這時都是如此,就不能小比前老老實實呆在宮中修煉嗎。
這輩的年輕弟子真真是貪玩,不成氣候。”,來到船邊。
在真君宮中執事雖然沒了上進之路,但身份卻并不低,韶華、芬華見狀急忙躍下客船,朝那中年人行禮道:“妙元峰華悟道人座下弟子安韶華(妙元峰外門弟子安芬華),見過執事。”
中年人聞言瞧了兩姐妹幾眼,目光中隱隱閃過一抹幽光,不知使了何種神通,便驗過了韶華、芬華的身份,冷著臉,按著規矩道:“原來是妙元峰的弟子,吾乃是庶務殿的執事休鷲封,今日奉命值守叁肆泊口,巡守山門。
你倆個名字相似,是姐妹吧?”
“是。”韶華恭恭敬敬的答道:“弟子祖上二十七代皆在宮中效命,家父乃是宮里的外派廟祝,家中的兄弟姐妹皆是從小就入了山門。”
“原來是宮里的世家姐兒,”聽到這話,休鷲封肥碩的臉上終于顯出了一絲笑容,朝韶華、芬華兩個擺擺手道:“既如此便自去吧。”
說完目光轉到剛剛御風飛下客船的張還生身上,正想要開口說話,突然間,遠方直插云霄的山巔之上,無數閃電自虛空中滋生出來,銀蛇亂舞,雷霆連鳴,響徹于天地之間。
幾息過后,已彌漫于天幕之上的雷電交錯、編織,漸漸演化出一個個神文,匯聚成了一道巨大無匹的詔書。
與此同時,一個蒼老、雄偉的聲音壓過雷鳴,傳于大地之上,“炎黃不幸,天子失威,今燃狼煙祈諸侯救社稷…灌江口雖非邦國朝廷,卻亦為炎黃苗裔…吾以顯圣真君印璽為憑下詔…凡入外門二十年,內門十五載以上弟子,皆匯成軍…
另恭請真君座下玄、黃、洪、荒四部四百草頭神將出山救世…”
隨著這聲音響起,蔓延不知幾許的山巒間有無數奇禽魔獸、似人非人似禽獸又非是禽獸的怪物,或飛或躥的顯現出來,朝臻嵿山主峰聚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