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她走了,劉老頭也松了口氣,
自家婆子這些年,性子越發左性,又把錢看得格外的重,誰勸都不頂用。
劉老頭心里嘆了口氣,招呼著老四坐下,“我還沒問你,你這次怎么這個時候回來了我寫給你的信,你沒看嗎”他應了老婆寫了封信,卻在背面,交待了他不要回來的。
“我沒收到爹的信。”劉春生回道。
“那是老三給你去信了”劉老頭只想到這個可能。
劉春生點了點頭,沒說話,三哥在幾個月前,的確給他去了信,明確告訴他,他要分家的打算,還說了他們倆都在外頭,要一條心。
“這不耽誤你事嘛,”
劉老頭又嘆了口氣,“回來就回來,正好家里有兩件事,我也想和你商量商量,眼下最要緊的,是小五的工作,你也知道,咱們家的情況,八輩子的老農民,也就你和老三最有出息,老三的采石場,小五干不來那種體力活,他好歹也讀了個高中,你在外面這么多年,你看看,你有沒有認識的人,能不能幫上點忙。”
劉春生聽了,沒有吱聲。
這話他不是第一次聽,上輩子,他也聽過,卻再沒有上輩子的一頭熱血,他救過的老領導,快要出事了,他根本就沒有能力幫忙,上輩子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臨了在爹娘的勸說下,把自己的工作讓了出去。
一直沒有等到兒子的回復,劉老頭只好又道“有能力,你就拉一把小五,如果為難,那就是小五沒造化,他只能靠他自己了。”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人就得靠自己,五叔都十八了,當初三伯和我爸跑出去逃荒的時候,才十三四歲,還不是靠自己才有現在的局面。”劉艷提醒道,胡老太偏心小兒子,劉老頭總想著一碗水端平,讓兒子們互相幫襯提攜。
可是這碗水,一開始就沒有端平過。
劉老頭愕然地望向小孫女,對上小孫女通透的目光,只覺得有些狼狽,“你這丫頭,這話說的倒是在理。”
可不在理,她都有一堆的道理。
劉春生看了眼小女兒,心里暗暗道。
劉老頭等了良久,都沒等到四兒子吱聲,只得說起另一件事,“家里三個女人一臺戲,你娘,老二媳婦,還有你媳婦,脾氣都大,每日里爭吵不休,實在不成樣子,所以,我想了下,另外再砌個房子,讓老二搬出去,這樣一來,少了一個,家里也能清泰些。”
“老二家的情況,你也知道,除了種地,沒別的出息了,他家又有三個兒子,負擔重,再過上幾年,三個兒子長大要娶親,這次砌房子,至少得砌上四五間左右,這是一筆大的開銷,我和你娘商量了一下,我們出一部分。”
說到這,劉老頭抬頭看了眼四兒子,喊了聲老四,拉下臉皮道“你有津貼,你家負擔輕,你看看,幫襯一下你二哥。”
劉春生想拒絕,可看著劉老頭眼中的期盼,拒絕的話,說不出口。
并且,他爹是最在乎面子的人,這一回,說這話,幾乎是完全拉下顏面。
“爺,二伯家砌房子要多少錢”劉艷突然開口問道。
劉春生聽了,急忙轉頭,警惕地望向小女兒,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我預算了一下,蓋磚瓦房,大概要五百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