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趁著一個人在家,翻了下大哥的書箱,拿了一套五年級的課本來看,有語文、數學、自然、地理、思想品德、音樂等六本,科目齊全,和后世差不多,只是這些書本極具有這個時代的特色,從封面到內容都是又紅又專。
封面上要么印有領導人頭像,要么就是領導人的語錄。
特別是數學課本,乍一看,會讓人誤以為是哲學課本,劉艷記得,她第一次見到一道數學加減題里,題目直接用地主舉例,最后計算地主剝削了佃戶多少糧食,又或是地主侵占了農民多少田地。
劉艷看了很吃驚,連數學課本里,都能帶著濃濃的階級斗爭思想。
至于其他課本,也不遑多論,序言有語錄,每一章都有最高指示什么的,這一切,對劉艷來說,無疑十分的新奇,也看得津津有味,語文課本緊跟時代潮流,每一篇文,都有教育意義,譬如類似工農是兄弟這樣的文章。
這些天以來,劉艷一直偽裝不識字,當然不能細看內容,今天趁著大哥二哥出門,她正好能夠光明正大地翻看這些書,末了,她在書箱里,還發現了一本紅寶書,看來,大哥的思想覺悟挺高的。
最近雙搶割稻子,生產隊的隊長,每天都會拿著大喇叭做宣傳南風起,稻子熟,男女社員割稻忙快收快打加油干,爭先送交愛國糧。
口號很響亮,念起來抑揚頓挫,帶有很強的節奏感。
聽得劉艷都能背下來了,只是沒料到,她這會子,很可樂的又在大哥五年級的課本上看到了這段話,只不過,書上寫的是割麥,生產隊隊長,倒是活學活用,用到了割稻。
語文課本的內容,傳播著這個時代的思想。
讀起來瑯瑯上口,很有意思。
這一看,就看到了天黑,屋子里光線有點暗,外面院子里傳來劉家人回家的聲響,看得入神的劉艷回過神來,驚覺大哥和二哥沒有回來,她媽也沒有回來。
劉艷把書收起來,放進書箱里,
大哥二哥進城,中午的時候,她媽就叮囑過,晚上不用煮飯,所以,劉艷收好書后,打開門,沒有急著去做晚飯,搬了把椅子到門口,踩在椅子上,拿鎖把門鎖好,然后出門往村口的方向走去。
大家都下工了,她媽沒回來,應該是去村口接大哥和二哥了。
劉艷的運氣不錯,她剛走到村口板栗樹底下,就遇見了,接到大哥和二哥的她媽一行人,聽到她媽正在數落大哥,“你說說你,逞什么能,一下子買這么多書,這么重,也不擔心,壓不死你是不是,不知道先把課本買回來,其他的書,等下次進城,再去買。”
說到這,還不忘記埋怨劉春生一番,“你爸也真是的,心里就也沒個數,任憑你們胡來”
走近前來,劉艷發現,大哥劉軍的小背簍,讓她媽陳春紅背在肩上,大哥正垂著頭挨訓,眼角一瞥見她,忙喊道“妹妹,你怎么一個人跑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