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添了口大鐵鍋,又壘了新灶。
陳春紅沒請別人,讓大兒子劉軍私下里找劉老頭,看了個適合做灶的好日子,開始挖土動工,帶著三個孩子,花了三個晚上把灶做好,臺面都用以前徹紅磚房剩下來的磚頭壘了一個。
多了一個鍋灶,燒水做飯方便了許多,也縮短了時間,又節省了柴火。
“別舍不得那點子錢,買鐵鍋和火鉗,我們本來就占了很大的便宜,之前去縣里的百貨大樓,你也看到了,一口鐵鍋的價格不便宜,遠遠不止我們付給你凌叔叔的出廠成本價,又不需要票據,再說了,我們家里也沒那么多票據。”
“你小叔上次回來,帶給你二伯的那口鐵鍋,也有瑕疵,小叔報給你二伯的價格,比咱們付給你凌叔叔的錢,貴了三分之一。”
“人情人情,有來有往才有人情,不能一味想著去占別人的便宜,那是在做斷頭的事,多來幾次,人家老吃虧,誰還愿意和你做事。”
劉艷聽到這,只覺得她媽是真變了,又或者,這才是她真正的性格,行事有進有退,有理有據,而不是一味逞強,一味想占便宜,大約是先前她媽給大哥錢,讓大哥把錢轉交給凌云翔時,她盯著太緊了,眼里的疑惑太明顯,所以她媽才會對她說這么一大串子話。
猛地點了點頭,如小雞啄米般,“媽,我知道了。”
話音一落,二哥劉華也在旁邊附和,“媽,我也知道,自己不能吃虧,但也不能盡占人家便宜,我不欺負人,更不能讓人欺負。”
“你記著這話就好。”陳春紅揉了揉二兒子劉華的腦袋,從前,知道二兒子有一身蠻力,她是既欣喜又擔心,在鄉下有身蠻力,干活有優勢,卻也擔心,他仗著一身蠻力,到處和人打架,惹是生非,幸而,孩子聽話,這些年,她教他的話,他都記住了。
三個孩子都很懂事。
家里又一次收到劉春生從部隊里寄回來的書信,倒沒有像第一次那樣,以為大兒子劉軍是在和他開玩笑,根本不相信小叔找到工作了,直到看完信,劉軍才發現,原來上次他寄信過去時,小叔劉衛國也親自給他爸劉春生寫了封信,告訴對方,他憑自己能力找到了工作,并且在信里說了他進了城,這輩子都不會在農村種地。
他出生后,家里的情況就開始慢慢變好了,所以他打從娘胎出來,就不是種地的命。
由此可以看出,當初小叔被他爸的話,氣得有多狠,現如今,好不容易揚眉吐氣了,可不得要好好向他爸炫耀一番。
“我還以為,小叔工作一定下來,就會給咱爸寫信,沒想到,滯后了差不多一個多月。”劉軍不由小聲抱怨了一句,害得他爸不相信時,找各種理由,覺得是他在騙人,他不得不在回信里拼命說服他爸。
陳春紅在旁邊聽了信后,就著昏黃的煤油燈,看著大兒子喪氣的樣子,笑著解釋道“按你小叔想爭一口氣的心情,肯定想第一時間去向你爸炫耀,只是他沒有你爸在部隊的地址,只好趁著幫你帶信去郵寄的機會,才得到了你爸的地址。”
“可是咱奶那里有爸的地址呀。”劉華插嘴道。
“他沒去問你奶要唄。”陳春紅和老劉家的人相處了十幾年,把大家的性格,都摸得很通透,小五劉衛國人不壞,也有腦子,只是被胡老太養得太嬌了,臉皮薄,又沒有擔當,有啥事都指望著兩個老的,這次能自己找到工作,幾乎家里所有人,都驚掉了眼睛。
這人呀,有時間,還得激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