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因為兩個姑姑家和三伯一家回來拜年,而除了劉艷家外,二伯和小叔也因為種種原因,今天并沒有去媳婦娘家,這樣一來,家里的人多,中午吃飯的時候,兩個桌面根本坐不下,最后,孩子全沒有上桌坐。
有椅子凳子的,坐在椅子凳上,沒有的,只端了碗夾了菜,站在旁邊吃。
劉家原有的孫輩,再加上大姑姑劉玉蓮家帶過來的四兒一女,小姑姑劉美蓮家三個,合計起來,一共有十七八個孩子,最大的建國堂哥十五歲,最小的劉俊男快兩歲了,讓三伯娘蘇香抱在懷里。
大家圍在桌旁,一眼看去,烏壓壓的一片全是人。
人多了,就生事非。
你不小心踩了我一腳,我沒留神戳了你一下,爭鬧兩句,又是撲上桌去搶菜,筷子打架,噼里啪啦作響,使得整個屋子鬧鬧哄哄的,跟趕集的集市一樣,嘈雜喧鬧,人聲鼎沸,沒個安靜。
劉艷坐在她媽身后,那把小木凳子,是二哥特意從建黨堂哥手里搶來的,他們三兄妹緊挨著各坐半個屁股,終于不用站著吃飯了。
這頓飯,吃得跟打仗一樣,飯吃完了,放下碗筷,孩子們都一哄而散,劉艷今天上午已經出門放過風了,不用再擔心被她媽趕出去,所以,坐在木凳上,豎起耳朵,聽男人們侃大山,女人們東家長西家短地聊八卦。
忽然聽到大姑姑劉玉蓮特別正經、煞有其事朝小嬸曾妙妙喊了聲小弟妹,“你進門快兩年了吧。”
小嬸曾妙妙臉一紅,低垂下頭,輕嗯了一聲,聲音小的跟蚊子叫似的,底氣不足。
這是怎么了
劉艷還沒明白過來,看到一桌子其他幾個女人,眼睛全往小嬸嬸肚子上瞄,不會吧,她這是當場見證了傳說中的催生,讓這么多雙眼睛盯著,小嬸嬸壓力山大,頭越發垂得低了。
“我記著,我進門一年多,建國都出生了。”二伯娘朱紅英的聲音突然響起。
“我出嫁兩個月,就懷上我家冬香了。”這是大姑姑劉玉蓮的聲音。
“建國之后,建黨小偉是連著來,中間沒隔幾歲。”二伯娘炫耀道,她一口氣連生了三個兒子。
“我家八個孩子,也是一個一個接著來,差不多三年兩個,今年干活,錯了,現在應該說去年了,雙搶擔谷子,還壓下來小產了一個。”大姑姑劉美蓮不甘示弱,兄弟姐妹中,就她孩子多,四兒四女有八個,所以去年小產的那個沒成形的孩子,沒了就沒了,她回家換條褲子,接著去干活了。
兩人你一言,我不語,你來我往的,說得不亦樂乎,在攀比,也在擠兌。
劉艷看到她媽動了動嘴唇,卻什么都沒說,她媽的性子是真改了,要是擱在從前,她媽肯定早加入其中了。
三伯娘蘇香當隱形人當習慣了,過去,因為連生了四個女兒,沒有兒子,一直在老劉家抬不起頭來,哪怕現在有了兒子,在一堆嫂子弟妹姑子面前,也早已習慣了沉默,垂著腦袋,腰桿子直不起來。
大伯娘廖蓮,腦子有毛病,自動忽略。
可就是她,看到眼圈紅了的小弟妹,開了句口,“你們倆都別說了,小弟不在家,你們讓妙妙一個人生孩子呀,我記得,生孩子好像要兩個人,你們幫她找個人湊”
坐在旁邊的劉夏花臉一下子白了,忙伸手拉了下她媽,還是惹來了胡老太的喝斥,“你給我閉嘴,不會講話,就別講,你腦子昏掉了。”
大伯娘廖蓮整個身子哆嗦了下,往女兒身上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