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珠回家的這頭幾天什么也沒干成,光顧著學做飯了,簡單的炒菜倒是容易學,就是蒸饅頭、搟面條這些活兒的技巧性比較強。
偏偏她在做飯這事兒上,還真沒什么天賦可言,大概是遺傳了林母。
不過等上班了自己做給自己吃,也就沒這么多講究了,吃不壞肚子就成,真要是饞了,就去學校食堂打飯吃,他們學校那食堂可是一絕,菜色相當豐富。
等閨女對廚房里的事兒差不多上手了以后,林母也就不整天在家呆著了,在生產隊上工一天能拿6個工分呢,活也不多,總比在家里呆著強。
要說老林家的生活條件,別說在村里了,都是跟鎮上的人家比也算數得著了,除了兩個奶娃娃之外,家里頭也沒什么負擔,老大是連長,一個月70多塊錢的工資,雖然不會全都寄回來,但是對兩個老人大方的很,老二兩口子能干活、肯吃苦,連孩子都有老人幫忙養,收入雖然少,但是能攢的住。
老三是懶到家了,但取了個好媳婦兒,吃穿用比誰都好,老四一個小姑娘,肩不能提,手不能扛,但是學習好,寫寫文章就能賺錢不說,現在還吃上了商品糧。
跟其他人家比起來,老林家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寬裕了。
這么好的條件,想要托人上門說親的可不少,當軍官的老大是香窩窩,吃商品糧的老四,同樣也是說親的熱門。
林母已經不止一次的對外回絕過了,老大打算在部隊找對象,老四年紀還小,現在不著急找對象的事兒。
林母的表態,雖然讓很大一部分人收了心思,但仍舊有那種沒有眼力勁兒的人,托了媒人上門說親。
老大不在家,到林家來,自然是給老四說親來了。
“公社劉主任家的兒子,跟你們家姑娘一樣也是高中畢業,今年19歲,現在在鎮上的郵政局上班,接近1米8的個頭,人長得也不錯,關鍵是家里的條件好,父母都是干部,一個公社主任,一個婦女主任,劉主任就這么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嫁出去了,家里的這些東西不都是留給小兒子的,等以后有了孫子,也有幫忙照看孩子的人,而且人家老劉家也說了,要是倆人結了婚,就托門路把兒子弄到區里去上班,到時候兩口子都在區里頭,你們就不用怕小姑娘一個人在那邊被外人欺負了。”
過來說親的媒人,是林母的娘家嫂子,兩個人關系還行,既沒交惡,也沒特別交好,這事兒原本她是沒想接的,畢竟小姑子都已經把話放出來了,但這男方的條件吧,實在是好,家里頭聽了,沒有一個不心動的,這外甥女兒條件再好,還能再找個什么樣的,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兒了,所以她這才眼巴巴的跑過來說親。
林母一時也有些猶豫,男方這條件確實是好,關鍵是劉家能把男方送到區里去上班,兩個人之后結了婚不用分開。
“這事兒吧,你讓我們家再想想,孩子還小呢,之前一直在上學,這才畢業幾天,家里頭還打算留她兩年呢,我們家里頭再好好商量商量,過兩天給你信兒。”林母拍板道,她得問問自家閨女才行,而且這男方的條件說是這么說,誰知道是真是假,得好好打聽打聽,娘家嫂子應該不會騙她,但有可能被旁人騙了去。
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兒,再怎么慎重都不為過。
“這事兒你得抓緊,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兒了。”都說讀書沒用處,這不還是挺有用的,不光有了工作,連上門求親的人都條件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