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的姥姥抓過李忠信的手以后,一邊摸著李忠信的手和臉,一邊向李忠信的大舅媽喊道“燕子你三弟和大外甥回來了,這個點應該沒有吃飯呢你看看給他們兩個人弄點啥好吃的。你大外甥可是第一次來這邊,給他煮兩個雞蛋。”
李忠信到f縣這邊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聽三舅王波講了姥家這邊的情況,和后世基本沒有任何變化,大舅王志,在家務農。二舅王喜,在家務農。老舅王軍,在頭林上學。二姨結婚在頭林鎮那邊,也是務農,不過卻有時間弄一些小來小去的東西進行售賣。
姥家這邊幾乎就靠著種地為生,好在富錦這邊地廣人稀,沒有多少人,幾個舅舅都在這邊進行了開荒,能夠有一些議價糧賣,也能夠讓自家人吃飽飯。
臨來這邊之前,李忠信告訴王波給姥家這邊弄一些東西捎了過來,其中有一臺十四吋的熊貓牌電視機,有忠信公司兩人份的年貨,還有李忠信和王波動身之前,在忠信超市那邊選購出來的一些日常用品和農村不多見的好東西。
捎過來的東西當中,還有李忠信家里面的一些舊衣服和舊鞋子,在這個時候,這些舊衣服和舊鞋子在農村都是好東西,很多人家連這樣的舊衣服和舊鞋子都弄不到。
李忠信在江城那邊并沒有給姥姥姥爺他們買衣服,因為他和王波兩個人都不知道他們穿衣服的尺寸,要是買大了小了的,到時候也是一件鬧心的事情。
李忠信告訴王波,讓他在江城百貨大樓那邊買兩匹布兩卷,厚布料大概是三十米到五十米之間。
薄布料則有將近八十米到一百米的樣子,到了興林這邊,到時候找裁縫給他們量身定做,這些布料也能夠讓姥家這邊的親屬每個人都做上一套到兩套衣服了。
八二年到八三年的這段時間,布票正是一票難求的時候,每家每戶的布票都是定額的,要不是李忠信讓王波找到商業局關系單位的人幫著批條子,這樣的兩匹布是絕對買不出來的。
除了布匹之外,李忠信還讓王波購買了十幾斤的毛線,當時基本上就是手工織毛衣,沒有后世的那種羊毛衫羊絨衫之類的,就是有,也都是不保暖的那種,人們還是青睞于手工毛線織出來的東西。
給弟弟妹妹們則買了一大堆大白兔奶糖和華夫香糕威化的那種東西的前身羊羹,果丹皮
這些東西在江城市的百貨商店里面都不多見,李忠信可是讓洪斌特意從南方那邊上回來一些賣,和留著給親朋家里面的孩子送禮。
在姥姥的愛撫和家人之間相互地噓寒問暖之后,李忠信吃上了一碗大舅媽做的手搟面。
大舅媽雖然是農村婦女,但是,飯菜做的味道相當不錯,后世的時候,母親經常會念叨大舅媽弄的黏豆包和黏餅子之類的東西,也惦記著大舅媽做的手搟面。
大舅媽做的手搟面筋性十足,吃到嘴里面以后很有嚼勁,雖然做的是用白菜肉丁炒制的連湯面條,卻比得上李忠信在市里面飯店吃的面條。
而且李忠信的大碗里面還漂著兩個白白胖胖的大雞蛋,坐在火炕上,一大碗面條子唏哩呼嚕地吃下肚,李忠信終于從那種寒冷中緩過勁來。
大舅媽封燕把碗筷收拾下去以后,便和家里人打了招呼,準備回隔了一條道的大舅家那邊做黏豆包了。
大舅王志告訴李忠信,過小年的這幾天,村子里面有蒸黏豆包的習俗,大舅媽封燕前幾天就已經約好人到家里包黏豆包了,等到了晚上,除了大舅王志特意殺的大鵝之外,就有好吃的黏豆包了和燉大鵝時候的鍋貼了。鍋貼就是和后世東北大鍋臺飯店一樣,在大鐵鍋的四周貼上一圈大餅子,就是鍋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