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些東西,李忠信也是從那個在中國很火的考研的,和說相聲一般的老師口中聽到的。
更讓李忠信感覺到可怕的是,那個家伙口中所學的專業,居然是專門向水中下藥的。
如果人喝的水不經過他們下藥,根本就無法直接飲用。
他由此可見,后世的水污染何其嚴重,嚴重到了不用藥物來進行沉淀,人們都無法飲用。
八十年代的時候可不一樣,江水雖然稍微的有一些污染,但是,經過過濾就能夠直接飲用。
而那些個小河當中的水,甚至直接就能夠喝,人們還不會因為喝生水而得病。
李忠信心中有著一個想法,今后他無論做什么企業,無論生產什么東西,都要注意環保,絕對不能讓那樣水資源淪陷的悲劇發生。
他更要注重環境保護,對這邊的天然礦泉水進行最為合理地開發,讓人們都能夠喝上最為純凈的水。
在全國人民對礦泉水認知不夠的情況下,他可以把這些礦泉水進行出口創匯,總之,這邊的水資源在這個時候要搞定下來。
這個地方山好、水好、風景好,后世因為交通不夠便利,到這邊來的人少,而李忠信一直就有在江城西部進行發展的打算,如果今后發展的好的話,他甚至會考慮在這邊建設一個風景旅游區。
鷹潭三道山半山坡上那個天然的大養魚池,那個魚池從建國時期就存在,只不過六七十年代的時候,只是作為一處居民飲水和洗澡用的大池塘。
后世到九十年代末的時候,才開始有人承包了那片水塘養魚,池塘有進出水口,都是天然的泉水流進流出,用傳統養殖方法,撒些草料或田地里種的新鮮蔬菜,不用飼料喂養。
李忠信在那邊吃過很多次魚,覺得那個地方的魚特別肥美好吃。也正是這個原因,他想起來在有條件以后,把鷹潭三道山這邊的礦泉水事業搞起來。
那個地方的水面很大,比江城最大的水庫也只是小了一圈,而且是屬于連環池,從平緩的半山腰一直向下延伸出來三個天然的大魚池坑,哪怕是下大雨,九八年發大水,這個魚池都沒有受到過影響。
自從忠信公司在江邊打魚速度加快以后,他便想到了那個地方,他不但今后要開發那個地方的礦泉水,更要把那個地方的天然大魚池變成魚苗繁殖基地。
想到這些東西以后,李忠信便讓董國忠聯系一下那個魚池歸屬的鄉鎮,他要把那片天然的水池和那幾座山承包下來。
董國忠對于李忠信到那么偏遠的地方去承包一個水池和幾座荒山,他感覺到十分不解,哪怕是把腦袋撓壞了,他也沒有想到那個地方有什么好的。
像那樣的大水塘,在江城附近可以說到處都是,到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承包絕對是吃飽了撐的。
路遠不說,路還不好走,不開拖拉機根本就進不去那個地方,承包那個地方,簡直就是一種敗家的行為。
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能做什么
董國忠尋思了許久都沒有想出來任何的答案,可是,李忠信堅持要承包那個地方,董國忠也只好開始運作這個事情。
鷹潭三道山歸屬宏克力鄉管轄,鄉長叫做白忠偉,三十左右歲,個頭不高,干瘦干瘦的,董國忠和梁國富兩個人都認識,總戲稱白忠偉是白木桿。
宏克力鄉和長青鄉都是江城附屬鄉鎮,他們開會的時候經常能夠遇到不說,而且關系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