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忠提前打電話給白忠偉,他很是明確地說了,他們這些人要到鷹潭三道山那邊去釣魚。
鷹潭三道山在這個時候還沒通公路,唯一一條同樣外界的山路也是異常崎嶇,就是那種前半部分是砂石路,后半部分是天然路的那種,只有拖拉機能夠開進去。
為了滿足李忠信釣魚的請求,白忠偉把鄉里面最為金貴的那臺嶄新的拖拉機,一大早就弄到了鄉政府。
吉普車開到了鷹潭三道山的山腳下以后,把吉普車上的釣魚工具,往拖拉機上倒了過去之后,一行人便坐著拖拉機直奔李忠信印象當中的那片魚池而去。
因為山區多平地很少,這里的民居都只能夠依賴種地為生,幾乎所有的山坡都被開墾成了農田。
而這些農田基本上種的都是玉米和高粱兩種作物。
不過呢李忠信覺得,這里四面環山空氣新鮮,就算炎熱的夏天也如置身天然空調之下。
特別是他們到的釣魚的那個地方,山水相宜,很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景象。
這里很美,但卻很窮,一些地方甚至連電都沒有,李忠信他們這些人到的這個山腳下,沒有通電,村子里面四十戶人家,到晚上的時候都點蠟燭,別說是村里面有人買電視了,最好的家用電器就是兩支手電筒。
由于落后,人們除了務農之外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這里算得上是老邊少窮地區。
李忠信記得很清楚,在后世,也就是2017年的時候,他到這邊來釣魚,這邊的農民都十分窮困,和九十年代時候的鄉村都差不多,只是家用電器什么都已經普及了。
這一世他既然到了這邊,哪怕是沒有白忠偉,哪怕他沒有想要開發這個地方礦泉水的想法,他也會想辦法幫助一下這邊的人,最為主要的是,這個地方也是李忠信心中一直圈定的地區之一。
在拖拉機上足足顛簸了十幾分鐘,終于到了李忠信印象當中的魚池。
這個時候,魚池沒有承包出去,更沒有人開發,平日里村民們也沒有人到這邊來釣魚捕魚,那后世所見的寬闊水面四周幾乎全是野草,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就在這個時候,李忠信看到,宏克力的副鄉長張忠和那個開拖拉機,他們兩個人人手一把大鐮刀,小跑帶顛地跑到李忠信和老葛這邊,很是客氣地問道“昨天我們到這邊看地形的時候發現,這邊的水塘都這樣,您們看看,這三個水塘,你們要在那個水塘里面釣魚你們選好水塘以后告訴我,我和大力兩個人給你們弄出來釣魚的地方。”
李忠信看到,這幾個大水塘的水面,和后世他到這邊看到的水面比較起來,后世的水面要小了很多,這個時候,那大水塘的水面幾乎趕上江城那邊最小水庫的水面了。
隨意地找了一個地勢比較平緩的地方,張忠和大力打好了窩子清理出來了釣魚的地方,李忠信和老葛他們一行人開始釣魚了。
李忠信這一行人當中,只有老葛和李忠信兩個人會釣魚,其他的人基本上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