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三舅王波在八四年是會很忙,甚至會忙到找不到北,但是,這個小家電生產廠,真的用不到王波去操多大的心。
這種小家電的生產廠子,真要是建設的話,讓董志國和楊華兩個人操心就是了。
這個時間段,無論是董志國還是楊華,他們都沒有太多的事情做。
董志國的大棚現在已經蓋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無非就是一些收尾的工作,這種蔬菜大棚基地,在江城這邊建立起來三十多座,已經超過了李忠信的預計。
要不是忠信食雜超市在過年的時候,能夠把這些蔬菜運到黑省各個城市,在其他的城市也進行售賣,那么,這些蔬菜都會產生積壓。
木耳培植基地的建設已經接近了尾聲,只要不出現太大的問題,在八四年的時候,江城周邊的幾個木耳培植基地都能夠開始出產木耳出口到東京那邊了。
董志國一直就這么兩個負責的工作,再加上董志國和王波一樣是農民出身,對于拋頭露面的事情有一些抵觸,李忠信也一直沒有給他加擔子,畢竟在江城這邊搞這些東西的建設,需要跑的方方面面的事情也很多。
楊華無非是在八三年年末的時候忙了一些,要到處搞一些地基等基礎建設,這個時候離八四年開工的時日還有一段,再加上楊華負責的地板商店和裝潢那塊已經讓給了李木匠。
這個時候,讓楊華和董志國兩個人在這個時間段,先對小家電廠的籌建做準備,一旦時機成熟,那么,忠信公司便開始建設這個小家電廠。
楊華最近一段時間膨脹得很是厲害,畢竟楊華現在出任的是忠信建筑公司的老總,手底下管理的人數已經接近忠信食雜連鎖超市這邊的人數了。
把董志國和楊華放在一起,讓他們兩個人一起協調一下小家電廠的建設工作,一是讓董志國看一看,楊華比他董志國進入忠信公司要晚很多,而且,楊華之前是屬于一直跟著董志國混日子的,現在你看看,人家楊華管理了多大的一攤。
而這些東西呢只要你肯努力,今后管理的人員,絕對不會比楊華管理的人數少。
另外李忠信還有著他的一種的打算,楊華最近一段時間有些太過自我膨脹了,需要董志國這樣的人過去給予他一定的危機感,以楊華的聰明勁,應該會看出來,李忠信對于他的那種不滿。
要不然的話,建設一個小家電廠的事情,是絕對不會讓他們兩個忠信公司的高層一起來搞的。
有一些事情,李忠信覺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果楊華連這點東西都看不明白的話,那就不是楊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