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過年假期,賈兒子和賈兒媳是在國外度過了,他倆不單玩了個痛快,還每到一處景點就各種拍照上傳朋友圈。
賈兒媳當初一氣之下刪掉了很多賈家相關的人,也包括她的公婆,可賈兒子沒有啊。因此,賈家眾親戚得以在朋友圈里見證賈兒子跟前妻復合,并一起前往歐洲各國游玩的美好瞬間。
大過年的,本來就是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回想過去展望未來的好時候。賈爺爺和賈奶奶雖然沒了,但賈家還有其他的親戚,以前他們都是來賈家老房子過年的,本以為今年可以去新房子了,沒想到會出了這么個事情。因此,賈兒子的幾個姑姑仍來了這邊。
賈姑姑們是正月初二來的,這也是因為賈家比較尊重老傳統的緣故,出嫁的閨女只要沒有特殊情況,都會選擇這個日子回娘家。以前是看望爹媽,現在就只能看看弟弟和弟媳,以及唯一的大侄兒了。
結果,侄兒跟侄媳都跑去國外了,賈姑姑們哪怕已經從朋友圈里知道了這個事兒,還是拉著弟弟弟媳好一通詢問。
“真跑出去了這旅游啥時候不成,怎么就非要選擇在年里頭他們是啥時候走的年二十八喲,單位還沒放假吧請假的太不像話了,怎么能為了出去玩請假呢叫領導知道了,還不得記小賬”
“大姐,這你就不懂了吧他那老丈人就是他領導,只要把媳婦哄好了,怕什么呢”
“都離婚了,就別提什么老丈人啊,媳婦啊。避諱著點兒,離了呢”
“得了吧,看那些照片,又是抱又親的,我看呀,他倆遲早復婚。”
“這可不成吧一會兒壞一會兒好的,真拿婚姻當兒戲呢要我說,就算咱們那位侄媳婦真后悔了,想重新進咱們家大門了,也得給她點兒好看。反正她都離過一次了,現在是她扒著咱們呢”
“對對,可不是這個理正好,小弟身上背了不少債呢,她爸不是挺能耐的多拿點兒錢過來,正好把債給清一清,姐姐們,你們說對不對”
賈爸爸是家里唯一的兒子,不過他卻有五個姐姐,除了排行第三的姐姐嫁得比較遠之外,其他四個都在本市。平日里倒是沒太多來往,可一旦逢年過節,賈姑姑們總喜歡扎堆的往老房子里湊。
為了這個,賈媽媽沒少在背后鬧意見。倒不是她小氣舍不得那點兒招待的飯菜,而是每次姑姐們過來,都是各種找茬,哪怕好吃好喝的供著,回頭也落不得一句好。只不過,她也就只敢在背后說道兩句,因為自家還欠了姑姐們每人好些錢。
眼瞅著話題越來越危險,賈媽媽索性又躲進了廚房里,來了個眼不見為凈,將陣地留給賈爸爸姐弟五人。
可哪怕躲在廚房里,普通的玻璃門隔音效果又不好,賈媽媽還是聽到了他們最終商量的結果,好像是決定向她那前兒媳的娘家要錢。
當然不可能直白的說要錢,這不是打算復合嗎現成的名頭,嫁妝
具體多少數額,賈媽媽沒聽清楚,她只嘆了一口氣,掏出手機給兒子發了一條微信,告訴他,他爸打算跟親家要嫁妝還債,不然就不讓兒媳婦進門,讓他有個心理準備。
可能是因為時差的緣故,微信發出去很久了,賈媽媽也沒收到回復。她也不管了,反正就算準備要錢,也不會在正月里提出這種要求的。
然而,這回賈媽媽還是猜錯了。
賈爸爸在幾個姐姐的慫恿下,借著拜年的由頭給前親家公打了電話,開門見山的表示,第二次可不是第一次那個價碼了,單單一輛車做陪嫁不夠了,要加碼,一口價三十萬。
等人在廚房的賈媽媽意識到不對時,賈爸爸的話已經甩出去了。
彼時,賈兒媳的娘家那邊,她爸陪著她媽去看望年邁的外公外婆了,接到這么一通敗興的電話,她爸差點兒沒氣到飆出口。不過他不想嚇到老人家,借口抽煙出門講電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