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能救回來,這錢花的是有價值的,我肯定愿意啊!
這是那天,她質問男友到底是什么意思時,男友提供的解釋。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她這是真的。到最后,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離開的,直到她一口氣跑到了醫院后面的花園時,莫名其妙的闖進了占卜屋后,理智才總算回籠。
其實,她也明白男友的顧慮,就是怕人財兩失。可明白歸明白,她卻完全不可能認同這個事兒,因為那是她媽媽。
別看現在社會開放得很,童雪卻清楚的記得,當初父母剛離婚時,她媽媽帶著她離開了家鄉,在陌生的城市里辛苦打拼,盡了最大的努力給她所能給與的最好生活。那時候,她和媽媽不叫在生活,而是勉強生存了下來。
好不容易她長大了,有出息了,能賺錢了,可以讓媽媽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能夠稍稍享點兒福了,結果她的媽媽卻……
萬幸的是,在最后的關頭,她抽中的是吉牌。
她和媽媽都能活下來。
女巫的話還在耳邊:“我可以讓你媽媽立刻好起來,但這樣就不符合你們這個世界的醫療水平了。所以,接下來的康復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也許需要一兩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你媽媽才會痊愈。而在這期間,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抽中吉牌并不代表就真的萬事大吉。
以前類似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畢竟現實是一環扣著一環的,你改變了其中的一個關節,那么注定就會引起類似于蝴蝶效應的連鎖變化。
童雪求的是她媽媽病情痊愈、恢復如初,那么在康復的過程中,所有花費的錢財都需要童雪自己去賺取,還有照顧媽媽的護工費用,為了更好的恢復所需要的營養等等。
時間、金錢,缺一不可。
還有一點,有了這樣的牽絆,童雪還能繼續像以前那樣埋首工作嗎?甚至于,她和男友的感情是否能繼續下去,都是未知數。
吉牌,只能保證童媽媽最終能夠徹底康復,卻無法保證在這過程中,是否會發生別的壞事。
童雪不在乎,她只要媽媽能夠好起來,別的什么都不在乎。
就這樣,在主治醫生驚奇的目光下,童媽媽一點一點的好轉了。如果說,每個階段性好轉的幾率都是萬分之一,甚至十萬分之一,童媽媽卻總是恰好能抓住這份難得的機遇。生病是不幸的,但只要能逐漸好轉,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負責童媽媽的醫生護士都為她感到高興,童雪本人就更不用說了,只要媽媽還在,哪怕再苦再累她都愿意。
直到,男友怒氣沖沖的過來問她,為什么放棄了到手的節目。
男友也是電視臺的員工,他是導演組的,當然干的是助理的活兒,最近有個很好的機會,成功的話,他就可以成為副導演了。可誰知道,童雪媽媽出了這個事兒,童雪甚至為了媽媽放棄了已經到手了的節目。她是讓了,卻也間接讓男友失去了上好的籌碼。
面對男友的質問,童雪沉默了,只因她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媽媽和男友該怎么選擇?這個問題都沒必要刻意問出口,因為她其實很早以前,就已經做出了抉擇。當然,這對男友來說是殘酷了一點,可她也不能做出違心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