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華夏國山那么多,樹那么多,砍都砍不完,方國榮覺得這筆生意太劃算了。
他哥說不做,那就是氣話,一點都不理智。
“呵呵呵”沈早早冷笑,“生意可以接,可有一條,必須跟島國人談妥了。在我們保證出貨的質量和數量的基礎上,我們做衛生筷所采用的原材料可以不是木頭。這一點,島國人必須答應。”
“不是木頭,那用什么”
“有竹子,大熊貓的故鄉,那一塊長的毛竹做筷子就挺好的。”
“毛竹啊。”
方國榮知道這東西,毛竹的竹身是比較厚和大,用來做筷子,可以。
“毛竹比樹小,工作效率會不會低了點”
一棵毛竹才能做幾雙筷子,一棵成年人懷抱那么大的大樹就不同了,那出量完全沒法兒比。
方國榮這么想,沈早早一點都不意外。
畢竟等華夏國人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已經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方國榮,你就沒想過我們華夏國人不喜歡島國人,島國人就喜歡我們華夏國人這么好的賺錢生意,他們不在自己的國家做,非跑來我們的國家,跟我們做。他們錢多,所以要往我們這兒送嗎”
方國榮“”
這個問題,方國榮早就思考了,但并沒有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來。
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聽上去這么賺的生意,島國人怎么跑華夏國來做了。
“島國也有樹,但被砍得差不多了,環境被破壞的厲害。所以島國人才跑到我們華夏國來做這個生意。”
“樹還能砍得完環境被破完了”
方國榮的腦門子上打滿了問號,這兩句話,他是一句也沒有懂啊。
“一棵樹長大長成,要幾年”
“四、五年”
這方面,他完全沒經驗。
沈早早“十幾年”
方國榮“”
沈早早繼續說“一棵樹長成要十幾年,你砍斷了只要十分鐘。我們國家的樹再多,以這種消耗法,總有一天,樹會被砍完的。”
方國榮“會、會嗎”
“會”
方國榮苦笑“大姐大,你別生氣啊,我問個問題,樹被砍完了又怎么樣”
沈早早腦仁疼“平時不是讓你多看書,你沒看”
“看了,是什么經濟學,全跟做生意有關系的。”
沈早早“看書就好,我現在給你推薦幾本書,你買回去之后給我好好看。看完了之后,你再去跟島國人談。”
今天是沈國根陪著沈早早出門的,所以沈早早可沒那么多的時間向方國榮解釋環境問題。
這個進入二十一世紀才會被重視,總是被破壞了之后才發現的問題,沈早早表示,方國榮只能自學了。
“看完這兩本書,你要還不明白,那么你就重復我的話,跟島國人談就行了。萬一島國人猶豫,我們可以適當的利益讓步。”
這生意能不能做得成,沈早早非常看重。
至于可以賺幾個錢,沈早早還真挺無所謂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