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張里正初初的震驚過后,這會兒聽了趙振興的話,倒也心平氣和的開始思索起來。
聽得書哥兒的先生也贊同此事,張里正的眼眸亮了亮,那可是真正有學問的大儒,既然大儒都贊同的事,顯然這事可行……
張里正糾結了一會兒,又抬頭看向趙振興,“大郎,我已經大概明白這事,但是這件事只怕沒你想的那般容易,這姑娘家大都數在家都是要干活計的,有哪家愿意把她們送到私塾來浪費光陰。”
張里正說得這些趙振興先前也想過,時下的姑娘們,比不得小子們,有個七八歲的,就能把家里燒飯洗衣之類的活計給包了,要是年歲在長些,不是能繡花掙些銀錢貼補家用,就是能幫著下地干些活計了。
又有幾家舍得把她們送到私塾來念書識字。
但是這些事,先前趙怡然已經說過,她們辦這個私塾,讓女子也跟著念書識字,只是想要幫助那些想學的人家,要是那不想學的,她們并不勉強。
她最終的目的不過是盡自己所能,幫一些想念書識字卻沒有機會的姑娘們,提供一個機會罷了。
“這也是我今兒要跟里正叔說得,我們開了這私塾,只是提供了這方便之門,給想學的人提供一處地方罷了,并不強求村里的姑娘家都來私塾。”
張里正聞言,目光卻是閃了閃,他這會兒已經想轉過來了,他就有三個孫女,除了一個才剛剛會走路外,另外兩個俱已七八歲了。
他家的地都佃出去了,倒也用不著孫女們下地,日常家里的家務也被兩個媳婦包了,孫女們在家也就是學著做些針線,要是這私塾開了,到是可以讓她們來跟著學些字,將來也能找個好婆家……
趙振興端起面前的茶碗,輕輕呷了一口。
看著對面張里正面上不時變換的神色,他心里已經大致有了數。
其實趙怡然先前與他說這件事時,他并不太贊同。
在他看來,讓女孩子們來念書,這件事實在是沒什么意義,不說村里,到時能有幾家人家肯把姑娘們送來,就是有那愿意送來的,學了將來又有什么用。
不是每家都像他們家這般,需要姑娘們幫著打理家里的生意,學些字將來也能看些賬本之類的。
但是,無奈趙怡然堅持要做這件事,還說動了書哥兒。
無法,他只得跟張里正開這個口了。
好在,這一切都是他家出銀子,到時只要張里正出面幫著牽個頭就好了。
這邊兩人相對無言,各自想著自己的盤算,那邊趙怡然卻是不知趙振興已經完全曲解了自己的意思。
等她得知趙振興已經說服張里正,私塾里面安置一間女子課室時,已經是三日后的事了。
…………
趙怡然看著手上的賬冊,微微皺了皺眉,伸手再次翻過前面的幾頁,這才發覺自己沒記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