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然抬眼看了一眼天色,對一旁的崔家的道,“嬸子,這邊交給我們來吧,外面不早了,你去準備晚飯吧。”
“哎。”崔家的應了一聲,把手上的一把果子處理完,就洗過手,起身回了廚房。
李氏看著崔家遠去的身影,笑著道,“還是你想的這個法子好,這樣既不要另外雇人,還又把活計都干完了。”
“那是,我可是給她們開的雙倍的工錢。”
處理這些果子,原本就是季節性的,并不需要長期雇傭人手。
而且另外雇人一是麻煩,二是萬一雇了那些不老實的,回頭不是糟踐了東西,就是偷學了方子。
倒不如直接在自家奴仆里面挑些手腳干凈,干活兒麻利的,每天讓他們空閑的時候來幫忙,自己另外開一份工錢給他們,自己用人放心,他們得了額外的銀錢也開心。
一旁的劉嬤嬤很是輕松地就把一個半人高的簍子搬到一旁的水井旁,一邊打了水快速的沖洗起果子來,一邊跟著稱贊趙怡然,“咱們姑娘這樣,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我是沒見過像咱們姑娘這樣,既有本事又心善的了。”
李氏見劉嬤嬤這樣夸贊趙怡然,比自己得了人的夸贊還要高興些,這劉嬤嬤和張嬤嬤都是程家送來的人,她們看重趙怡然,也就表示程家看重趙怡然。
不過適當的謙虛還是有必要的,“嬤嬤快別夸她了,你們敬重她這個做主子的,她體恤你們那也是應該的。”
“像咱們姑娘這樣會為人著想,還真是不多見,不說咱們,就私塾那些姑娘們,要不是有咱們姑娘牽頭,她們哪有如今這運道。”
李氏聞言,臉上的笑意再也掩飾不住,一下子就布滿整張臉。
她這些日子許是懷孕的緣故,一向偏瘦的身子也豐潤了不少,這一高興,越發顯得氣色好的不得了。
她看向趙怡然的眼神越發慈愛,“前些日子,遇見可兒她娘,哎喲……老遠的就跟我打招呼,那口氣別提多親熱了,這在往常,可是從沒有過的事。”
張何氏待人雖和氣,卻也有些傲氣,一般人她還不太看在眼里。
她娘家是鎮上的,據說家底殷實,又嫁給了張里正的兒子,更是生了張里正這一支的長房長孫,有了這些底氣,就是在張家族里頭,她也是說得上話的。
前些日子張何氏,對她那般熱情,讓李氏還真有些受寵若驚。
“聽夫子說,可兒和巧兒姐妹,上個月旬考,兩人都得了優等,夫子遇見張里正的時候,就順便夸了幾句,……何嬸子想來在家也得了臉面,這才對娘這般客氣。”
趙怡然笑著接了一句。
李氏臉上閃過一抹恍然,“原本是這般,我說呢,她咋突然就對我這般客套起來。”
趙怡然沒再繼續說,反倒是因為此事想起夫子與她說的話,上次旬考,考得最好的不是張可兒和張巧兒,反而是沒有一點基礎的槐花。
她不但背書練字得了滿分,就連算學、技藝也樣樣得了滿分,這對才上了短短幾個月的一個孩子來說,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了。
她現在對這槐花是越發好奇起來了。
等忙過這段時日,她得去私塾看看,順便了解一下槐花家到底是個什么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