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怡然幾人連忙坐正身子,等車子從官道上拐下來,原本通往李家村的還只是一條小道。
今年李敏玉高中后,李老爺子就拿出銀子來,請人把這條小道修寬加固。
如今雖說比不得官道寬敞,卻也是勉強能并行兩輛牛車,路面更是比之先前要平坦許多。
“你姥爺還把他們村里的那座木橋重新修過了,兩邊還加了護欄,走上去比之從前要穩當多了。”趙振興撩開車簾,指著遠處對他們兄妹二人道。
“這是好事,小舅舅中了進士,在村里人看來,那是有了天大的造化,簡直就是文曲星下凡,姥爺修路造橋,做些造福鄉鄰的事,就全當是給小舅舅積福了。”
“是呀,你姥爺當初也是這般說。”趙振興說著看了書哥兒一眼,“你好生用功,早日中個進士,爹也出銀子,把咱們村里的那座橋重新修一下。”
“爹放心,兒子必定用功,早日給咱趙家掙個進士回來。”
趙怡然看著他們父子二人記這副勉勵的樣子,不由插言道,“咱們這些平民百姓,出銀子做這些事,那上面的那些官員會不會忌諱這些事……”
她可是記得,古時候一些商賈造橋修路是犯忌諱的事,李家這樣做會不會被有心人盯上……
“咱們大明朝,自太祖皇帝起就大力倡導眾人有銀子出銀子、有力出力,若是造橋修路上有了大作為的,官衙還會上報,然后朝廷還會有獎賞下來。”
“我從前聽說過,說是江南有個大戶,曾經出銀子造了十幾座橋,使得不少的官道都被連接起來,大大方便了眾人……,后來朝廷不但給那大戶賞賜了銀兩,還做了匾額讓他們懸掛在大門上,更是賜了他們家一個出身……”
聽得趙振興的一番講解,趙怡然也醒悟過來,她穿越過來的這個大明朝,已經不是她從歷史書上所知的大明朝。
這里的太祖皇帝可是同她一般,是穿越人士,很多思想已經開明了許多,不能與真正歷史上的那些皇帝相比。
“咱們太祖皇帝真正是個開明的君主,今上也是個千古明君,咱們能在這樣的君主治下做一番作為,時乃幸事!”書哥兒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趙怡然聽了也不由感慨這位前輩著實能干,已經故去這么多年,還讓人念念不忘,也許這才是穿越者該干的事,她這樣的與他相比,著實是弱爆了。
趙怡然還準備說幾句勉勵的話,馬車卻是突然停了下來。
這次還沒等他們下車,李老爺子就帶著一家老小迎了出來。
“爹,你咋得還出來了?”趙振興跳下車,忙上前給李老爺子見禮。
李老爺子此時顯然心情極好,一向嚴肅的臉上,此刻也掛滿了笑意,他看著剛從車上下來的書哥兒,目露贊許的點了點頭,“好樣的,給你爹娘爭了一口氣!”
書哥兒忙上前見禮,“姥爺這般說,實在是讓孫兒汗顏,孫兒如今才不過是剛剛中舉,日后的路還遠著呢。”
“好,你小小年紀就能不驕不躁,實在是難得,好好好……屋里去坐。”李老爺子一手拉住書哥兒,帶著眾人往院子去。
李老爺子這樣的舉動,趙怡然往常還從沒見過,可見今兒是真正高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