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趙老爺子帶著趙振興和書哥兒,也說得正熱鬧。
“你這次中舉的名次比你小舅舅當初還要好一些,看來你底子打的不錯,日后再用功些,爭取早日給自己掙個進士的功名。”
李老爺子這次是打從心底里高興,自己的小兒子中了進士,還被留在了翰林院。
現在大外孫也中了舉人,再往前邁一步那就又是一個進士。
他們李家自此以后就要改換門庭,說出去也是耕讀之家。
那記些以詩禮傳家的世家大族,又有哪一個天生就如此,還不都是從耕讀傳家開始。
他們李家若是好生經營,數代之后,這些事未必不可想。
“孫兒自當努力。”書哥兒笑著說了一句。
一旁的趙振興擱下手上的杯子,抬頭四下看了一眼,“今兒咱們沒見大哥他們?”
“你大哥出門送貨去了。”李老爺子笑著道,不知想到什么,面上的笑意淡了一些,“清哥兒和浩哥兒他們如今都在縣學念書,要十日才能歸家一次,這次也不湊巧,沒能與你們碰上一塊兒,不然你們也能聚一聚……。”
趙振興瞥見李老爺子面上的神色,心里有幾分了然,“這些都是小事兒,還是孩子們的課業要緊。”
李清比書哥兒還要大上一兩歲,更是比書哥兒早上幾年學堂,如今書哥兒都已經成了舉人,他才過了童生試。
雖說念書也得靠天分,但是差距這般大,李老爺子還是不由得對長孫有些失望。
心里更是有些遷怒李劉氏,以至于李劉氏日常喜歡往娘家跑。
他這次干脆讓李良玉送她回娘家住些日子,省得在他眼前晃悠,他看得心里堵得慌。
但是這些話他卻是不好意思當著趙振興的面前說,這說來都是李家的私事,就算趙振興是他的女婿,他也覺得丟人。
書哥兒這幾年雖是因為念書的緣故,不能常來李家,但是李家的一些事,他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此時見趙振興和李老爺子一起粉飾太平。
他也干脆裝著沒看出來,有些事說破了大家臉上都有些掛不住,還不如就用一塊遮羞布遮住,大家就當沒這事的好。
更何況這是李家的家事,他們畢竟姓趙,李老爺子不開口,他們自是沒有開口探聽隱私的道理。
因為有了這樣的默契,在李老爺子幾句帶過這些話之后,幾人都不再談及此事,反而說起這次書哥兒參加秋闈的事情來。
這也是李老爺子感興趣的話題,三人圍坐在一處,一時倒也說得熱鬧。
到了晌午,因都是自家人,干脆就在堂屋擺了一桌,大家按照長幼圍坐在一處吃喝,一時氣氛倒也很是溫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