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哥可是舉人了,肯定比老師說的有道理,聽你二哥的”秀芬拍了小兒子一下“娘還等著看你的通知書呢”
“紅衛,好好跟你二哥學習。”大哥張建國也贊同的說,“我年紀大了學不了,你還小,以后你學好了還可以教你侄子侄女,叫你一聲小老師呢。”
“真的”張紅衛來了興致,似乎以后被叫老師也不錯啊
“建國,會蘭呢叫過來一起吃飯吧咱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多好。”秀芬想到還沒見到大兒媳,問起了兒子。
張建國趕緊說“她回娘家了,要明天才回來。”
秀芬眉頭一皺“你媳婦懷孕了,你怎么還讓她自個回去的下次可不許這樣了,好好在家養胎,真想家了,也要你陪著她去。”
“好的,娘,我記住了。”張建國一口應下。
秀芬帶著念弟進了做飯的廚房,開始準備晚飯。
“張兄弟,張兄弟。”
霍然與張石頭、張建國等在屋子里閑聊,就聽到門口傳來說話的聲音。
“周叔,快請進來。”霍然打開門就看到了院門口站著的周城的父親。周韻。
周韻微微一笑,文雅而親切“恭喜你援朝,咱們張家村第一位舉人了。”
“周叔,讓您見笑了。我這個還沒上學的學生,在您面前成舉人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啊”霍然沒有半分的得意,很是謙遜。
這個年輕人不簡單還真是山窩里飛出了金鳳凰。周韻沒想到霍然是真的很淡定。
今天一下午的熱鬧,周韻都看在了眼里。
他以為這個從來不曾出過村子的年輕人,即使沒有得意洋洋,但是難免還有是有興奮的,現在一看,居然跟昨天去下地路上遇到的時候沒有半分差別。
“我不如他啊”周韻嘆息一聲。想當初他剛剛被安排到這里下鄉的時候也曾經憤懣,怨天尤人,這個年輕人已經寵辱不驚了。不知道以后他見證了城市的繁華,還會不會保持這副心態
“是,周兄弟啊,快進來。”張石頭與張援朝熱情的迎了出來。
四個人一起進了屋子。
“我今天來,有兩件事,第一是祝賀援朝,考上了京都第一大學。”周韻開門見山的說,“第二件事,是小兒的私事。”
“周兄弟,你這是――”張石頭心中浮現一種可能,但是想想又覺得不可能。
周韻從褲子里拿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了過去。
“說起來真是巧,我剛剛接到周城從部隊里寄來的信,下一封就是援朝的錄取通知書,咱們兩家有緣啊”周韻看張家父子都盯著信封,卻并不打開,索性自己動手抽出信紙,遞給了張石頭。
“這、這合適嗎”張石頭有些遲疑。
周韻塞到了張石頭手里“沒什么不合適的,張兄弟,等你看完了咱們再談。”
“來援朝,你看看,爹不識字。”張石頭遞給了霍然。
還沒有打開,霍然已經知道信中寫的是什么了。
果然,簡短的家書,很符合周城的性格。
一段問好,匯報自己在軍隊的生活;一段直白的提出希望父親為了自己去張家提親。
“張兄弟,我是來給我兒子提親的。”周韻看霍然一目十行,在一旁對張石頭說“我今天把信拿過來,就是讓張兄弟知道,我們周家不是因為援朝,而是看重念弟這姑娘。”
“咱們當父親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好。不說別的,周城對念弟是真心的,他是個老實孩子,以前有田甜,就一心待田甜;田甜有了別人,他也沒有計較。但是我們周城心實,過去的就是過去了。”
“張兄弟,你也別擔心以后跟田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田老弟是個好人;而且,周城現在帶軍隊過的不錯,他大伯、二伯都在部隊當兵,念弟以后可以直接跟著周城過去。”
“而且,張兄弟,你們家援朝以后也是有出息的,跟周城兩個人互相幫襯,也能過的更好不是”
“念弟從小身子比較弱,這個我都知道,咱們都是自己人,我也就有話直說了。這其實不是病,就是需要好好調養就行了,我有一個在京都醫院當院長的表姐,回頭等周城回來了,讓他跟念弟一起去京都探望援朝,順帶找我表姐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