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有了,炮有了,可惜沒有彈丸,究其原因就是,上級管理的非常嚴格,丟失了火炮那是要問罪的,但是鐵打的彈丸鉛子卻不在此列,結果這些朝鮮兵就將這些彈丸悄悄地賣掉換酒了。
最終還發現了幾十條火銃,當然,這東西沒有人敢用,因為大明軍隊里的火銃就是自殺神器,十個有十個一槍就能炸膛,你用那就不是殺敵,而是自殺。
好在這個庫里,竟然還有一百把朝鮮軍特有的打刀。
打刀源至日本,但朝鮮人將它加長了木柄,就跟大家熟悉的關公刀一樣,非力大者不能用,而朝鮮人個子偏小,力氣也小,所以這種打刀就堆積在這里,因為誰閑著沒事兒,舞弄這個笨家伙。
毛仲明抄起一把打刀順手揮舞了幾下,不由嘖嘖出聲:“好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好東西,我有了這把大刀,絕對能多殺幾個建奴。”
王直也大喜,想了一下立刻道:“我們立刻在軍中選出身強力壯者,將這一百把打刀裝備給他們,形成一個突擊隊,就好像唐朝的陌刀隊一樣,在最關鍵的時候,讓他們沖上去,絕對能產生奇效。”
這個建議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庫房里還有許多弓箭,可惜這時候的朝鮮弓相對大明朝的弓箭來說,要短小不少,殺傷力也不足,就有些可有可無了。
不過這已經很滿足了,這也算是意外之喜。之所以大家能有如此多的繳獲,不是,確切的說,是有如此多的收獲,還要歸功于朝鮮王室的態度。
他們雖然首鼠兩端,但畢竟也不敢直接和宗主國鬧僵,所以,后金還是他們實際的敵人,這個象關就堵在朝鮮北部產糧食的關鍵地方——龍川的前面,為了防備后金人到這里來騷擾,所以他們加強了相關的守備,結果這次便宜了毛文龍。
有了這些物資之后,大家對防守住三天,也就有了充足的信心。打野戰,面對即將到來但七千建奴大軍,大家的確打不過建奴,但若是論起防守,幾千年積攢下來的經驗,那絕對是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夠比擬的。
有了這些物資的補充,大家對能堅守三天,有了充足的信心,于是就緊急備戰,準備迎接殘酷的戰斗。
就在他們緊急備戰的時候,毛文龍的大軍到了,毛文龍首先聽取了四個人的匯報,毛文龍身邊的所有人,當時感覺到非常高興,也對能夠守住三天充滿了信心。
站在城頭之上,看著源源不斷通過的大軍百姓,毛文龍卻眉頭深鎖。
參軍李光春走到身邊,小聲的問道:“我看大帥眉頭不展,卻不知道有什么心事。”
毛文龍就憂心的小聲道:“難道你沒看出來嗎這一次,朝鮮人不但驅趕了定州的你們,而且在這里還要阻擋我們過關,從這個表現上來看,我們通過鐵山似乎也不會順利,我的預想是,可能朝鮮人不會讓我們穿過鐵山,進入他們的腹心之地宣川的。”
對于毛帥的這個判斷,原來為自己的兄弟能夠得到物質補充而高興的李光春,這時候也霍然而驚。
“毛帥說朝鮮會阻止我們繼續南下”
毛文龍就憂心忡忡的道:“很有這個可能,而且我認為,可能性非常大。”
李光春想了想,就輕輕地搖頭:“我們畢竟是他的宗主國的軍隊,在這兩年,遼東的軍隊或者是百姓到朝鮮避難,也已經習以為常,我想朝鮮王室不會這次阻擋我們,畢竟他還不想得罪我們大明國朝。”
人這個東西就是這樣,在困難的時候,下意識的就將困難盡量的避開,總是往好的方向想,這都是一種嚴重的鴕鳥心態。
但是作為后來人的毛文龍,肩負著上萬人的生死,他必須清醒的認識眼前的局勢,往好處想是應該的,否則會讓人感到沮喪,失去了前進的動力。但是往壞處想,確是必須的,這樣才能有一個最壞的心理準備,同時希望能夠從最壞處著手,爭取最好的結局。
大軍穿關而過,毛文龍最后叮囑了四個人幾句,帶著沉重的心情,不好的預兆繼續向南去了,他真的希望自己想的是有些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