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關的戰報又到了,毛仲明在戰報上只是短短的一行字:“奴酋日夜攻擊,行玉石俱焚之法,我軍死傷慘重,重傷在內不足五百。”
這樣的狀況,讓毛文龍感覺心頭上壓了一塊巨大的石頭。但他只是看了一眼,然后繼續和身邊的義子兄弟們商量眼前的困局。
“這已經是第三次派人聯系了,但朝鮮的鐵山節制使和鎮營將拒不見面,關門緊閉任憑我們如何呼喊也沒人答應,看來朝鮮是鐵了心不讓咱們過鐵山。”第三次出使鐵山的張盤,再次垂頭喪氣的回來了,向毛文龍匯報這次的結果。
現在大軍趕到鐵山關前,打算穿關而過,結果朝鮮守將和官員卻閉門不納,這大大的出乎了所有將士的意外。
但毛文龍在篝火會議上,就已經遇見到了這個可能,在過象關的時候,更加肯定了這個結局。
毛學禮知道自己的義父早有心理判斷,這時候對他真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這樣一來,別的人全部怒罵沮喪,只有毛學禮卻是一臉輕松,在他看來,義父既然已經預見到了這個局面,定然也有了準備,擔心是不必的。
于是就在毛文龍的耳邊悄聲的問道:“義父下一步我們該怎么走”
毛文龍就皺眉:“我也不知道怎么辦。”
就這一句話,當時嚇的毛學禮直愣愣的看著毛文龍,好半天才吭吭哧哧的問:“您已經知道了這個結局,難道您沒有辦法嗎”
毛文龍就痛苦的道:“難道我知道了結局,我就有辦法嗎”
毛學禮一時語塞。
是啊,誰說的知道結局就一定要有辦法自己還知道自己崇禎二年要被袁崇煥砍了腦袋,而悲哀的是除了幾個義子之外,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替自己說話,自己還知道這個大明在二十四年后就悲哀的轟然倒塌,可悲的是自己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卻不知道該怎么扭轉。
現在,看著一萬多將士父老被堵在這個鐵山,對于朝鮮,卻不能打,不能罵,更不知道跟誰去講道理。
這許許多多,算不算是一種悲哀
如果當初自己堅持己見,堅決向皮島撤退,那就不會出現現在的局面。那時候大家一路急行,等建奴打開象關,估計大家已經上島了。
但現在不行了,如果再折返皮島,沿途到海邊,都是一馬平川,只要建奴騎兵一個急行,就能將自己追上,那就一切都完蛋了。
這時候李光春湊過來,滿面愧疚的道:“毛帥,都是我當初提出要去宣川落腳,結果造成如此局面,真的是罪該萬死。”
毛文龍大度的揮揮手:“這個事情是大家決定的,責任也不怨你,我們的當務之急,應該想出一個辦法應對。”
所有的人就一起伸長了脖子看向毛文龍。
毛文龍就痛苦的在地上背手焦急的踱步:“讓我想想,讓我慢慢的想想。”
于是,所有的人都開始跟著毛文龍的身影,腦袋和一群好奇貓一樣轉動。</p>
<strong></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