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所想到的問題是,在天津那邊的明軍兵力,包括洪承疇、孫傳庭兩部,一共也就三萬兵力左右。而他們所要面對的滿清軍隊,一共是九萬五千左右。之所以能打贏天津之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造成局部戰場,也就是衛河北岸的戰場,明軍以多打少的局面。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過河的滿清軍隊要看押被他們劫掠走的人口物資,兵力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分開的,這就更有利于明軍了。
而如今,這一仗是打贏了,可滿清軍隊那邊,主力猶在,至少還有六萬多人馬,雖然也要分兵看守沒有被救出來的大明百姓,那至少也能動用四萬左右的兵力吧
而明軍這邊,雖然打贏了,戰損肯定是有的吧,就算比上一次戰事順利,那估計五千人馬不能再戰,受傷和戰死的加起來,應該差不多。或者說,還要更多。畢竟以五千換建虜兩萬左右的人馬,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大捷,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如此一來,毛估估明軍這邊還有兩萬五千的兵力可戰。但是,繳獲的物資怎么辦還有救下來地大明百姓怎么辦難道不管了肯定要分兵照顧的。
物資或者可以就近運到天津城內堆放,可人呢從竊聽種子反饋回來地消息推斷,這次獲救的人數絕對不會少,估摸著是有一半被掠的大明百姓,那就是二十萬左右了。天津城連洪、孫兩部人馬都擠不下,更不用說那么多百姓了
這么嚴寒地天氣,要是沒人管這些百姓的話,救了都等于白救,肯定活不了。一旦如此,所引發的后果也將廢除嚴重。
這些百姓,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安置到就近的大明城池中,不管怎么樣,先共渡難關,等打退了滿清軍隊之后,再重新安置才行。
可這么多百姓要安置就近城池,那必定擠爆就近城池,會給當地百姓造成巨大的不方便,引發很多問題。這種事情,別人沒法做出這個決斷,在這大明,也就只有大明皇帝,才能強迫地方城池必須安置。如此一來,才能讓洪承疇、孫傳庭所部集中兵力去對付滿清軍隊的報復。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立刻開始考慮執行這個旨意的人選。必須要有一定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地位才行。當然,最好的是皇帝直接去,那肯定沒人敢反對安置,可這不現實
立刻,崇禎皇帝想到了一個人選,于是,他當即下旨急召。
沒多長時間,文華殿內,首輔薛國觀和六部尚書等人已經先一步在了,看著奉旨而來的那人在給皇上見禮。
崇禎皇帝也不廢話,等他見禮完畢,便立刻對他說道“劉卿,前線戰事,首戰必贏,可隨后解救出來的百姓安置,就刻不容緩了。卿可愿意替朕跑一趟,辦這個事情”
這個劉卿,正是誠意伯劉孔昭。他原本心中還在想著,被皇上召見,不會又是要什么東西
此時一聽,竟然是要替皇上出京,也就是當欽差去辦事,且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頓時,一種被信任的感覺從心底涌起,他立刻激動地回奏道“臣世代食君之祿,自當為君差遣。不管微臣能不能做到,定用十二分的心思去做,絕不敢有負圣望”
聽到這回答,崇禎皇帝露出了一絲笑容,滿意地點點頭,便對他交代道“此去,卿就近安置百姓”
把情況詳細說了之后,又沖首輔點了點頭,一份圣旨便由薛國觀交付給了劉孔昭。同時,貼身內侍藍天保也雙手捧著一把尚方寶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