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邊的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南岸發生了情況,只能是立刻派人過河去問。
消息倒是很快有傳回北岸這邊,說有明軍偷襲后營,人數不詳,不過估計不會太多,但也給后營造成了很大地混亂。很多明國百姓趁機逃跑了。另外,車輛物資什么的,也有被燒了一些,但不多。
至于再具體的情況,就不是很清楚了,包括是誰來偷襲,真正兵力多少,什么兵種報到多爾袞這里來的消息,互相之間都可能是有沖突的。
對此,聞訊趕過來的豪格就奇怪了“他娘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感覺到處都是明軍后方不是沒有明軍了么到底哪來的明軍還能突破布置在外圍的探馬”
岳托自然沒法回答,他和豪格一起去過后軍,可以確認沒有明軍跟隨在后的。就連盧象升率領的那些虛兵,都逃到城池里去躲著了。
一直到天亮,消息終于得到了進一步地確認,是盧象升領著一支騎軍突襲了后營。兵力大概在兩三千規模。
與此同時,損失也出來了。跑了大概兩萬多明國百姓,雖然事后被追回了一萬左右,可還是有一半的找不回來了。糧草被燒掉了二十車,不算多,也不算少了。如果盧象升兵力再多一些,那昨晚的損失就不可估計了。
多爾袞自然不知道,盧象升在昨晚還用了虛張聲勢之策。否則真要有兩三千的騎兵,就絕對不會只有這點戰果了。
多爾袞這邊判斷失誤,隨后,天亮之后他又發現,明軍都退守在天津城,但是,只有兩萬左右的兵力這一次不用隱藏,自然可以多擠一些兵力了。沒有聽到任何馬的聲音,說明明軍的騎軍不在城內。還有,不見孫傳庭的旗號,就很可能是孫傳庭領著騎軍躲遠了。
這些消息,都讓多爾袞感到頭疼。
可這還沒算完,等到中午時分,撒出去地探馬就有來回報,說沒有發現明國百姓的蹤跡,很可能是被安置到各個城池里去了。埋伏也沒找到,不知道藏哪里去了。
原本打算攻打天津城,要滅了這支明軍的多爾袞猶豫了。他考慮再三,最終下了軍令,全軍出關
對此,豪格有意見,打了敗仗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去了
多爾袞聽了,只是淡淡地一句話便堵住了豪格的嘴“你有把握能在幾天內打下天津城糧草管不管了那些人口還要不要帶去關外了”
除非建虜有信心能重新掠奪到糧草物資和人口,否則再耗下去,很可能連目前還有的這些都保不住了。
于是,滿清大軍劫掠了二十來萬人畜和一部分物資,當然,少不了德王一脈,在嚴防死守之下,小心翼翼地護衛,終于通過清水明月關,出關而去。
從天津之戰后,明軍也沒有再找到機會,沒有合適地伏擊地點,正面還打不過建虜,就只能看著韃子出關而去。
不過不管怎么樣,這一仗,要比原本的歷史上,好了很多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