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
悠揚綿長的號角聲,在軍營中響起,而后就見軍營大門大開,一隊隊地大明將士,身穿紅色鴛鴦戰袍,就猶如一條紅龍,往檢閱臺這邊開來。
為首的是三名穿著大紅緋袍的文官,在他們的身后,都豎著旗號,老遠看去,就能知道當前那人是此次勤王軍統帥盧象升,再后面那人是三邊總督洪承疇,最后一位封疆大吏自然是陜西巡撫孫傳庭了。
在三位統帥之后,是各軍的明軍將士。走在最前面的,軍服顏色陳舊,一看就是修修補補三年又三年地那種,不用說,這肯定是秦軍將士了。如果熟悉這支軍隊,就能從營中主將旗號加以佐證。
在他們的后面,才是天子勁旅勇衛營的將士。他們的裝備精良度,一眼就能看出來,比之前的秦軍要好多了。
當然了,除了秦軍和勇衛營之外,其實還有盧象升麾下的幾千人馬。只是人數太少,也有點不顯眼。此時走在隊伍的最后,單獨列陣出來,倒也能讓人看到了。
他們的戰績,相對來說,沒有秦軍和勇衛營耀眼。但不管如何,他們的功勞,其實也是不可忽視的。這支軍隊,就是天雄軍殘部和楊國柱、虎大威余部。
天雄軍是步軍,在救援盧象升的時候,打殘了。雖然也參與了天津之戰。但他們就是被安排在天津城內守衛,并沒有出去死戰。只是在最后時候,曾去支援過衛河阻擊戰,后面的功勞并不大。
而楊國柱和虎大威的手下,保衛賈家莊一戰,也已經被打殘,剩下的兵力,從騎軍一下變成了步軍,最后雖然參與了天津之戰。可他們是在洪承疇麾下當作正規騎軍所用,因此當他們投入戰事的時候,戰事就算結束了。人數太少,以至于沒有什么名聲。
對于這個出場方式,是盧象升拍板決定的。
既然他們認為勤王軍居功自傲,那就按戰功來說話便是
從軍營那邊就一直排隊在道路兩邊,看著勤王軍走出了大營的百姓,一個個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在他們想象中的天兵天將,怎么就和普通人差不多是不是哪里搞錯了
看看這些秦兵,其中不乏瘦弱的,年紀偏大的,年齡偏小的。就這樣的明軍,竟然野戰打贏了建虜這簡直不可想象
不過雖然不懂軍中事情,可他們也能看出來,這些將士確實與京師看到的那些軍卒不同。這個不同,不是身體強壯與否,而是這些將士身上的一種精氣神,是京師那些軍卒所沒有的。
“看到沒有,這就是天兵天將的風范,一看就知道,這是精銳之兵,無敵之師了”
“可不是,你看他們走路,壓根就沒看我們,有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剛才我剛對著他們正面的時候,從心底冒出一股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