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知這人何時出發”韓樂宇一聽,稍微一愣之后便馬上問道,“帶了多少隨從”
“估計在今日下午,最晚明天肯定會出發。”崇禎皇帝回答了一聲,而后不確定地說道,“帶多少人就不確定了。”
韓樂宇一聽,又開始問其他問題,并沒有因為他面前這人是他所尊重的皇帝,他就把這些都憋在心里。
崇禎皇帝對此也是有耐心,把情況都說了下,包括說明晉商所派,只是沒說具體哪個晉商。對此,韓樂宇沒有一點反常,明白整個情況后,便向崇禎皇帝保證道“陛下,末將率手下兄弟出關攔截,定能抓獲此人。”
崇禎皇帝聽他說得有把握,心中也是高興,當即給了他一份密旨,連賀人龍都不知道他要去干什么,就率領他的千人輕騎,要了一些之前繳獲的東西,帶著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立刻出了京師而去。
再說陳新甲接到旨意,當即是大喜,沒想到瞌睡遇到了個枕頭。都不用他想辦法,找借口,就有了機會可以去一趟京師了。
于是,為了給晉商爭取時間,他二話不說,臨走之前,交代給各地的心腹手下,特別是張家口那邊,讓他們一定要為晉商做好掩護。而后,他才快馬加鞭,往京師而來。
對此,崇禎皇帝心中是十二分地感謝。這一招打草驚蛇,還真是把這些蛇都給驚出來了。回頭就按照陳新甲交代的抓人,至少這些人是不會被冤枉了。
京師這邊,好幾天過去了,依舊沒有看到皇帝拿出證據,就又有人想鬧事了。比如御史劉美才,又開始上書彈劾廠衛,由此帶動其他人,也可以彈劾了起來。甚至連楊嗣昌也上了個奏本,說謀逆大案拖久不利民心穩定,要廠衛盡快證據,了結此案。
事實上,從大量糧食被抄出,京師開始實現人頭限量供應之后,基本上就已經穩定下來了,根本不存在民心不穩的情況。楊嗣昌所指的民心不穩,或者也只能說是官心不穩。
對此,崇禎皇帝理都不理,他在等陳新甲自投羅網,在等晉商把他們囤積在各地的糧食物資都集中到張家口去。
兩天之后,陳新甲終于快馬加鞭地趕到了京師。他沒有第一時間進宮繳旨,而是讓人去打聽如今京師的形勢如何至于他自己,又是換了衣裳,悄悄地溜去了楊嗣昌府上。
“啊,是陳大人”楊府管家一見來人,不由得吃了一驚道,“我家老爺還在內閣,并不在府上。”
陳新甲自然知道這個點,楊嗣昌不在府上,不過他心急京師的事情,一定要在面圣之前和楊嗣昌合計一下心中才有數。因此,他立刻斷然對楊府管家說道“本官有十萬火急之事和閣部商議,不管如何,立刻請閣部回來一趟吧”
管家自然知道陳新甲能當上宣大總督,可都是自家老爺一力舉薦的,知道自家老爺和這陳新甲的交情非常好,因此,在陳新甲的再三催促之下,猶豫片刻之后,就親自跑去找楊嗣昌了。
而此時,陳新甲的手下,也找來楊府,把打聽到的情況稟告給他。聽說暫時還沒有往外派廠衛,他心中總算是松了口氣。
沒有多久,楊嗣昌回來了,臉色有點不好看,一見陳新甲便問道“有什么事情,就不能等本官散衙之后再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