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意外,和他一丘之貉的另外一名御史楊枝起,同樣被東廠番子光顧,抄家拿人。
不止是這兩個御史,廠衛兩個衙門一起動手的,還有另外五個御史的府邸。如果說別的官員,一下被緝拿太多會耽擱衙門運作的話,這個都察院的御史,卻不用有這個顧忌。因為這些御史,平時就是耍嘴皮子而已,至于督查官吏的廉潔,呵呵,這活不說也罷,就他們這些自己都撈得歡快的家伙,隨時能有另外的人可以補上。
當然了,在廠衛查抄京師眾多官員的府邸時,五城兵馬司的軍卒,還有京營地軍卒,也全部開出軍營,封鎖城門。非兩邊的主官一起,城門一律不得打開。甚至連鳥飛過城墻,也要有兩邊的主官蓋章。
崇禎十二年三月初三這一天的晚上,注定是京師大部分人,或者說是大部分官員難眠的一夜。
廠衛這么大的動靜,想不知道都難。特別是連內閣輔臣楊嗣昌的府邸,都被東廠番子抄家抓人。再加上還有那么多家御史被查抄。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這么大動干戈,沒人不怕啊,萬一過了一會,廠衛也光臨自己府邸怎么辦
所謂人正不怕影子歪這是不存在的。因為絕大部分人,手腳都不干凈。在不明白廠衛為什么如此大動干戈的情況下,就更是疑神疑鬼。
這一夜,這些人注定會無眠
與此同時,在錦州城外,建虜大營,皇太極也沒睡著,站在中軍帳外,遠遠地望著遠處沒有多少燈火的錦州城頭,微皺著眉頭。
要是有可能,他還真想把這錦州城拿下來。只是,明軍都學乖了,城防的事情都做得很足,要想正面攻下,不知道會死多少人。而人口又是大清的死穴,皇太極耗不起。
而且有過當年大凌河之戰的教訓,明軍在城內也都囤積了大量的軍需物資,要想靠圍困把城池拿下來,基本上不現實。搞不好,城里的物資還沒有耗完,大清軍隊這邊就把家底都耗完了。
這么想著,皇太極不由得又想起了派往關內的軍隊。
遼東苦寒,物資匱乏,只是靠遼東這邊是不可能養活那么多人。大清要想繼續壯大,人口和物資都是不可少的。而這些,在關內都有。去一次,搶一次,人口物資自己用,至于金銀珠寶這些不能當飯吃得東西,再和晉商去交易一筆,又能換來大量大清所需的物資,這一來二去,大清就根本不怕什么饑荒不饑荒了。
前兩次,大清軍隊入關,都是賺得盤滿鉢滿。這一次,自己更是決定再多撈一筆,一方面可以繼續積累大清的實力,另外一方面,也能幫幫那些爛泥扶不上墻的流賊。
想想也真是,竟然這么不經打,就明軍這么爛的戰力,還都要被明國朝廷給鎮壓完了。這一次就折騰多一些,應該對那些流賊的幫助也會大一些吧
皇太極這么想著,心中更是覺得,這次派了十萬大軍入關,領軍的更是自己看重的,一向穩重,做事放心的多爾袞。不管如何,這次入關的兩個目的,應該都能很好地完成吧
對此,他其實還是有把握的。畢竟,明國最強地關寧軍被自己拖在這里。根據探馬的回報,山海關和寧遠那邊都是嚴陣以待,并不曾往關內派一兵一卒。
他正這么想著,忽然看到營門外似乎有動靜,而后就有人往這邊過來。
“陛下,奉天大將軍的信使到了。”有穿黃馬褂的御前侍衛過來稟告道。
皇太極一聽,不由得精神一振。這些天圍著錦州城,物資消耗了不少,這來得還真及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