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聽完之后,不由得眉頭皺得更緊了,向鄭鴻逵確認道“什么封我為水師右都督,領水師北上登萊”
“是啊,就是這個事情。”鄭鴻逵連忙點頭,同時笑呵呵地說道,“大哥,恭喜啊,這可是我們鄭家最高的官位了”
誰知道鄭芝龍聽了,卻是臉色一沉,喝道“有什么好恭喜的。難道你不知道,我們的根基是在這里,而不是北方”
鄭鴻逵見他這樣反應,不由得一愣,隨后辯解道“大哥怕什么,就算你領著水師去了北方,可這里還不是由我們自家兄弟守著么照樣還是我們的根基啊”
此時,在鄭芝龍的手下,擁有超過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隊,兵力包括漢人、倭人、朝鮮人、南島語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種在內,高達二十萬人的軍力。
當然了,這些兵力不可能都編入他的水師。要不然,朝廷那邊就沒法交代了。因此,他的絕大部分兵力,都是歸于他私人的。
而鄭鴻逵所說,其實就是指鄭芝龍領著編制內的水師北上后,他們鄭家照樣能控制整個東南沿海,不用擔心丟掉了根基。
可是,鄭芝龍聽了,卻是一拍桌子,發出“啪”地一聲大響,而后站了起來,語氣有點嚴厲地說道“你知道什么是不是你眼里就只有那個右都督了那只是空銜懂么要說俸祿,我們差這點俸祿么還有,你以為去北方是玩去的么你以為朝廷把我調走之后,就不會再對這邊起歪心么另外任命一個海防游擊下來,你知道該怎么做么”
他的動靜有點大,甚至都引來了一大一小兩個人。大的,二十出頭幾歲的樣子,小的,大概才十五歲左右。
這名大點的,進來后有點詫異,便立刻問鄭芝龍道“大哥,發生什么事了”
這個人,是鄭芝龍的五弟,叫鄭芝豹。在原本的歷史上,雖然沒有跟著鄭芝龍一起投降滿清,但是到后來,最終還是投降了滿清。結果也很悲劇,一個福建人,南方靠海的人,卻被滿清押去最北邊的黑龍江囚禁至死。
不過這個時候,他在南京國子監就讀,如今剛好在家。
而另外那個小的,叫鄭森。如果在原本的歷史上,會被隆武帝改名,也就是有名的鄭成功。此時,他在去年才考中秀才,成為南安縣二十位“廩膳生”之一。也就是最優秀的生員,有朝廷俸祿可領的那種其實就是有糧食補貼。
面對父親的發怒,他沒有說話,只是好奇地盯著他爹和他叔,有點不明白一向好脾氣的爹會向四叔發那么大的脾氣
鄭芝龍看看他們兩個,隨后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舒緩了下情緒后,降低嗓門,對鄭鴻逵交代道“此事就先拖著吧,等等再看。要是中丞大人那邊催了,就說等我從海上回來。這段時間我就不露面了。”
鄭鴻逵被他訓了一頓,自己想想,也覺得大哥說得有道理,就答應一聲。不過當他看到鄭森時,忽然想了起來,臉上又露出笑容道“大哥,中丞大人還說,皇上聽說森兒才學不凡,是為我們南安縣去年的案首,有意召森兒就讀京師國子監。”
在大明朝,就有這樣的慣例,會挑選府、州、縣生員,也就是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國子監就讀,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而當了貢生之后,理論上就有了當官的資格了。
不說當官了,光是被皇帝知道,意欲點名去京師國子監就讀,這可是巨大的榮耀了。
因此,鄭森聽到,不由得喜出望外,連忙上前抓住鄭鴻逵的袖子,連聲追問道“四叔,你不會騙我吧,這是真的么”
“當然是真的”鄭鴻逵也是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低頭看著自己侄兒,笑著說道,“中丞大人親口所說,不會有假”
鄭森聽了,開心地笑了,立刻轉身就跑,同時興奮地喊道“我去告訴我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