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這么介紹著,吳三桂一直在洗耳恭聽。一開始的時候,他其實是有點輕視這些總兵的。哪怕是皇帝在介紹他們殺得流賊聞風而逃時,也還是有點不以為然,覺得他自己應該也能做得到。可是,當他聽到后面,這些總兵在和建虜的戰事中,都立下了實打實地功勞時,他就有點動容了。
建虜的強大,他在關寧軍中,可以說是非常了解的。之前聽到大捷的消息時,他們都是有選擇性的聽聽,心底不相信自己會比他們差。可是,此時,在崇禎皇帝親口講述之下,又有之前看到軍隊的精銳程度做了鋪墊,他不得不正視這些總兵的功勞。就算他覺得自己或者也能做到,可也沒法否認這些總兵的厲害。
當崇禎皇帝介紹完了之后,賀人龍忽然開口問道;“不知道吳副將勇冠三軍,到底有多厲害我以前,好像也沒聽說。關寧軍在這些年,好像也沒有拿到過建虜首級吧”
他也是武舉出身,從守備做起,一直在戰場上玩命,人稱賀瘋子,才終于得以從軍中崛起。作為延綏邊鎮所屬的邊軍,不得不說,因為軍餉分配上的不均,讓賀人龍一直是為之不平的。
他是米脂人,是明末造反的源頭之一。為什么流賊難以鎮壓,就是因為有很多邊兵被欠餉而活不下去,才不得不造反的。對于這些,他其實是同情的。也因此,他的軍中,就收留了以前不少當過流賊的老鄉,比如高杰等人。
如果朝廷公平一點,能從關寧軍那邊分一點軍餉過來,就說不定沒有那么多邊兵加入流賊。因此,他聽到吳三桂過來見駕,自報身份時就第一時間關注他了。
賀人龍身為一個大老粗的形象,其實對于公子哥般的吳三桂的神態,非常敏感。第一時間,就隱隱感覺到了吳三桂對他們這些邊軍出身的輕視。因此,他一直仔細地聽著,等皇帝說完之后,就開口為難吳三桂一下了。
吳三桂聽到賀人龍的這番話,想也不想,便想開口懟回去,在皇帝面前,豈能失了面子。
可是,嘴巴是張開了,他卻發現,自己似乎說不出什么,勇冠三軍有什么戰功么
曹變蛟以前跟隨其叔父曹文詔也是在關寧軍的,自然知道吳三桂的事情。此時看到他啞口無言的樣子,便為其打圓場道“聽說吳副將無視城外十萬韃子,只帶了二十名家丁就見他父親救了回來。由此可見,確實是一員勇將”
“呵呵,十萬韃子”賀人龍一聽,不由得咧嘴一笑道,“這種話,也只能騙騙無知百姓而已,難不成,還真是闖入十萬韃子大軍中去救人早射成刺猬了具體什么個情況,我們這些人,誰會不知道個大概”
吳三桂聽得滿臉通紅,卻無話可說。面前這些人,真正是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想辯解,都沒法辯解
一如賀人龍所說,真要是被十萬韃子圍著,不要說被建虜射了,就是殺也殺沒了力氣。只是他父親已經逃回來了,他所面對的,只是為數不多的追兵而已。但是對外說出去,當然是把韃子總兵力都給算進去了而已。
看到這個情況,崇禎皇帝心中暗笑,似乎效果有了。
于是,他假裝沉下臉,對賀人龍說道“怎么,不信吳副將的勇力”
沒等賀人龍回話,他又轉回頭,看著吳三桂,微笑著說道“吳副將,此次隨朕出征,就拿出你的本事,讓他們,也讓朕看看如何勇冠三軍如何”
從這話里可以明確,沒有什么援剿總兵,而是吳副將。
不過此時的吳三桂,其實也就是二十七歲而已,算是剛離巢的小鷹,聽到皇帝的說話,熱血上涌,血脈僨張,立刻保證道“末將定當奮勇殺敵,絕不負陛下之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