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王所做得事情,如果從嚴來算的話,扣他一個意圖謀逆的罪名,也是沒有問題的。但要是皇帝不計較的話,這個事情,最多是訓斥一番。甚至要是皇帝和瑞王的關系夠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偏袒他,說這都是李國奇的兵引起的,怪罪李國奇,怪罪他這個總督沒有約束好手下。
鄭崇儉好歹是進士出身,又在官場多年,身處秦地,這次事情的當事人之一。他前后左右一聯系,基本上他就明白了整個事情的大概脈絡。無非是瑞王的所作所為,不利于大明江山社稷,而皇帝顯然在推行大明皇家銀行的銀票和糧票換取藩王錢糧來救急。瑞王這種自私行事,就撞到了皇帝的刀口上了。
殺雞駭猴鄭崇儉敢保證,搜查瑞王府之后,肯定能發現瑞王勾結流賊的罪證。這一點,他相信對錦衣衛來說,沒有什么難度
回想起自己剛剛在瑞王府的遭遇,想起如今秦地的糜爛局勢,鄭崇儉不由得心中大聲叫好皇上圣明
此時此刻,他忽然對于平定賊亂,有了非常大的信心。這個信心,一半來自對于皇帝的重新認識,另外一半來自于藩王府的多年積累。
中軍帳內其他人,就沒有鄭崇儉這么想得深了。他們對于瑞王,本身就是很厭惡,甚至可以說是深惡痛絕的都有。在聽到錦衣衛指揮使的話后,還管其中是不是會有其他隱情,想著瑞王要倒霉了,都是高興地不得了。因此,他們一個個都看向總督大人,就等著他一句話,甚至都不用總督大人同意,他們躍躍欲試,群起響應的姿態,就表露無遺了。
鄭崇儉看到這一幕,就更是知道,瑞王絕對在劫難逃,他便立刻回復道“指揮使是奉皇命辦事,本官身為皇上臣子,自當從命”
李若璉聽了,點點頭對鄭崇儉又說道“那總督大人先去忙那件緊要的事情吧,皇上還在等著后續呢我處理完這邊的事情之后,就會趕過去。”
鄭崇儉明白是什么事情,當即回答道“好,那本官留人協助你,本官確實要趕回去了。”
李若璉“嗯”了一聲,然后走近興奮中的李國奇,對他說道“走”
等到了中軍帳外面,李國奇忍不住大聲對那五百手下喊道“瑞王謀逆,錦衣衛奉旨緝拿,我等協助,全都抄家伙準備出發”
這話一喊出去,原本都在等著處罰的這些軍卒,頓時就傻了。不過他們顯然就沒有多想,在安靜了那么一會之后,就聽到他們“轟”地一聲,頓時就“炸”了。
反正他們知道,瑞王要倒霉了,他們就應該沒事了。這么好的好事,真是大快人心
于是,這些軍卒七嘴八舌地回應了起來,有喊皇帝圣明的,也有喊錦衣衛厲害的,反正各種各樣的話都有。喜氣洋洋地,就好像要過年了一般。
聽到這邊的動靜,那些軍帳中的軍卒又伸出頭來,看到這么喜慶的局面,頓時也傻了一回。
沒過多久,李若璉就帶著錦衣衛手下和李國奇的五百軍卒,把瑞王府給圍了。
在瑞王府上下的傻眼中,開始拿人抄家。
還真別說,瑞王府的金銀財物,遠比想象中要多。這和他在歷史上所留的,不好美女只好錢財的名聲相吻合。
先前就有抗旨不遵,毆打欽差,如今又證明其有欺君之罪;到了后來,錦衣衛更是搜出瑞王臥室藏有和流賊往來的信件。
反正不管怎么樣,瑞王算是完了。
瑞王府所查抄出來的錢糧,就作為漢中這邊邊軍所欠錢糧發放下去。多余的,也要用于在秦地的戰事。一時之間,漢中這邊邊軍的士氣,哪怕比起北邊也已經補發欠餉的邊軍士氣,都要高得多。
李若璉派人押解不服的瑞王一家前往京師,而他自己則趕往固原總督府去了。
結果,押送瑞王一家的隊伍才出了漢中城沒有多遠,就出了事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