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原本未必會有大的蝗災。就算適合蝗蟲繁殖,可只要把地犁一遍,翻過來就能把埋在土里的蝗蟲卵給殺死。
但是,在明末這個時候的大旱,會因為百姓活不下去而餓死,或者當了流賊,導致沒有人去做這些預防措施,以至于蝗蟲成災。在崇禎末年,幾乎是連年都有蝗災出現,導致糧食方面雪上加霜。
這個道理,等崇禎皇帝到了西安府時候,已經理清楚了。也因此,更讓他覺得,要必須盡快地平定流賊之亂,否則惡性循環之下,局勢只會越來越糟。
原本的歷史,說明朝滅亡存在很多偶然因素。可崇禎皇帝通過穿越這段時間,特別是走出了京師之后,在路上的所見所聞,已經深刻地認識到,大明其實是撐不下去了。哪怕不是崇禎十七年滅亡,那估計也就是崇禎十八、十九年的問題而已了。
大軍在西安府休整了兩天,然后再度南下。在這期間,崇禎皇帝親自去了一趟藩王府,見了封在西安的秦王朱存樞。
這次的會面,朱存樞可以說是戰戰兢兢的。
瑞王的事情,他們這些宗藩心里都有數。要說瑞王仗著自己是藩王,對大明文武官員無理一點也是有的,自己田租被搶了,要鬧一鬧也是有的。可是,要說瑞王是和流賊勾結,想要造反,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如今的事實是,朝廷按在瑞王頭上的罪名就是和流賊勾結而謀逆。不但瑞王一系再沒有榮華富貴可言,就瑞王本人還自己“上吊”身亡。
對此,秦王非常清楚,根本原因就是瑞王不想拿出錢糧而已。而這次皇帝親自駕臨,要召他覲見,他心中也有數,恐怕還是為了錢糧的事情。
果不其然,崇禎皇帝在見到他之后,先是和他談論了當年太祖從微末奮起,歷經千辛萬苦才奪得了天下,奠定了大明萬世基業。說到最后,崇禎皇帝嘆道“這大明江山,來之不易啊”
秦王聽了,忍不住心中誹謗,大明江山來之不易,可又不是自己這一系坐天下不過表面上,他當然是附和的。
崇禎皇帝見此,便又對秦王說道“如今大明內憂外患,你在秦地,這些年的民變,應該比朕都熟悉,經久不滅,長期以往,大明江山社稷可慮啊,我們身為太祖子孫,都是有責任要維護這祖宗留下的基業,是也不是”
“是個屁,那是你的事情好不好”秦王心中想著,表面上卻是唯唯諾諾,并無多話。
崇禎皇帝看著他,還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突然冷笑一聲道“可惜有的藩王卻認不清這一點,他們也不想想,要是大明江山社稷不保的話,難道他們藩王的位置還能繼續坐得下去,難道他們還能無憂慮地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你說朕有沒有說錯”
聽到這話,秦王終于愣了下。說實話,他還真沒往這點上考慮過。此時聽了,終于認識到,大明安危,也確實和他們這些藩王是有關系的
“是,陛下說得對”這一次,秦王終于看著崇禎皇帝的眼睛,很快就回答道。
崇禎皇帝聽了,又微笑著說道“朕知道,很多藩王對于大明皇家銀行是心存疑慮的。覺得朕拿大明皇家銀行發行的銀票和糧票來換錢糧,其實是在搶錢。有這個想法是不對的,朕是什么人,堂堂大明皇帝,又豈會做這等事情,你說是不是”
“”秦王聽得無語,心中想著,皇上這是在說自己他連忙回奏道,“陛下,絕無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