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自然是聽到了孫可望的喊聲,可是,他無能為力。
他其實也知道,孫可望不跟著過來,已經說明了兩人對于過往,是不同的認知。這一點,其實在平時的時候,就已經有體現了。兩人的觀點在處理事情上,就很不一樣。
不說遠的,就拿最近的,為了替義父報仇,他李定國決定留下來,押著左夢庚去投案。可是,孫可望壓根就沒有這個想法。
對此,李定國不強求他,只是對自己有要求而已。
而剛才之前,皇上其實已經說得很明白了。當了那么多年的流賊,不管有心無心,總是害了不少人。皇上給了機會,去打建虜,救遼東百姓于水火,可是,孫可望還是沒有選這條路。
想到這里,李定國轉頭看看自己身邊的劉文秀,艾能奇,心中又多了一點欣慰。
雖然劉文秀和艾能奇也沒有隨他一起為了義父而投案,可是,他們在聽到皇帝的事,聽到皇帝的說話之后,選擇了去遼東打建虜。因此,他們就能活了
李定國抬頭看向那血流滿地的地方,眼中無動于衷。事實上,像這種場景,甚至比起這個,還要慘的,他都已經看過不少了。此時的他,只是在心中想著,來世,好好做人吧
而后,他又抬頭看向城頭上的那個身影,對當今皇上又多了一份認識皇上,不但仁慈,同時也很鐵血
有他這個想法的人,在剩下的流賊和明軍將士中,占絕大部分。
不過他們卻也認得清皇上仁慈,是對百姓仁慈皇上鐵血,是對那些教而不改,大奸大惡之輩
這樣的皇上,才是真正的圣明
半個時辰之后,將近一萬人的積年老賊,全都倒在血泊中,并且有官軍檢查過,就算還有一口氣的,也會補刀了事。而后,曹變蛟、賀人龍、周遇吉三人便上了城頭繳旨。
這個時候,南陽城頭城下,又再次變得非常安靜,除了戰馬的聲音之外,只剩下錦旗咧咧作響而已甚至連南陽城內,可能也受到了之前那些聲音的影響,也變得非常安靜起來。
崇禎皇帝掃視著底下所有人,看他們的神情,便知道自己這么做的用意,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說起來,對于這些積年老賊,其實沒有人不痛恨的。至少那將近十萬隊列中的人,都很痛恨這些流賊中的老賊。就是這些人,才讓他們落到如今這個下場。如果不是皇上來了,很可能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成為了路邊枯骨。
城頭上,崇禎皇帝就仿佛沒有看到底下的那些尸體,只是大聲開口說道“朕的心愿,是所有朕的子民都能安居樂業為此,朕在努力,希望早日達成這個目標。”
說完之后,他便擺駕回南陽城內去了。至于外面的這些事情,則有五省總督陳奇瑜進行收尾。
登記所有活著的流賊信息,給那些能回家的人發放大明皇帝銀行的銀票,給那些去遼東打建虜的人登記造冊,是要花費很多精力的。
當然了,崇禎皇帝不是當了撒手掌柜,而是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忙。
到如今為止,大明國內的流賊之亂,算是暫時平息了。至于是否能去掉“暫時”這兩個字,還要看后續的賑災情況。如果沒有糧食,受災百姓活不下去的話,就算已經沒有了李自成、張獻忠的,也肯定還會冒出張自成、李獻忠之類的人物。
而賑災這個事情,可能是還要持續數年。
這個事情,比起打敗流賊,那是要難得多了。涉及到方方面面,稅制革新,發展生產,整頓吏治等等,很多事情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當然了,就算再困難,既然要中興大明,那就必須要去做
比較幸運的是,到如今這個時候,特別是這次御駕出征以來,有些條件已經成熟,該強硬的時候就強硬起來,應該也沒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