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崇禎十二年初,皇太極領兵攻打錦州策應關內的多爾袞時,就曾攻打過塔山。只是這一仗,打得不理想,反而成全了當時的副總兵金國鳳,最終因為守住了塔山而晉升寧遠團練總兵。
說起來,這個金國鳳也是有能耐的將領,善守。當時只帶了三千不到的人,就守住了塔山。當然了,這也和皇太極沒有全力攻打塔山有關。
這個在后世的記載上,是說皇太極在撤退之后,沈陽城中的建虜得知“軍兵大半見敗,大將數人亦為致斃,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樂之色,城外遠處,則坊曲之間,哭聲徹天”,這個就是夸張了。但不管如何,能以不到三千人而守住塔山,也確實是有能耐的。
如今,建虜再次要來攻打寧遠,那必定要先打塔山。讓祖大壽領兵駐守塔山,亮出了他的旗號,孫傳庭懷疑,建虜真會不顧后方而繼續往寧遠前進
如果能把建虜拖在塔山那邊的話,讓寧錦長廊上少一些戰火,這也算是好事。
當然了,孫傳庭讓他們這么換防的目的,也不全是要敲打一下祖大壽。而是金國鳳手下三千兵力也已經打得差不多了,雖然后來補到了一萬人,可卻沒有一點戰斗力。如果讓他繼續駐守塔山的話,這么快建虜就又來攻打,恐怕塔山會失守。因此,調金國鳳去守錦州,憑著堅城利炮,倒是可以彌補手下新兵的缺陷。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金國鳳不是祖大壽的人,他是山西宣府前衛人。在關寧軍中扶持祖吳兩家之外的軍力,也是又必要的。
孫傳庭不知道,他這么一換之后,卻救了金國鳳一命。
在原本的歷史上,滿清再次攻打塔山之時,金國鳳手下雖然有一萬來人,可面對外面的建虜,竟然都不敢出戰。而只守不攻,那城陷也是早晚的事。無奈之下,金國鳳就帶著他的兩個兒子并手下數十人想攻其不備,破壞建虜攻城意圖。卻沒想到被建虜給圍住,最終他和他的兩個兒子并出戰手下全都戰死了。
幾天之后,調動駐防地的軍令,先遼東巡撫方一藻到了錦州。
原本祖大壽就已經聽到消息,知道薊遼總督孫傳庭要拿他開刀,要他把那些屯田都吐出去,就已經很不高興,準備給孫傳庭一點顏色看看的。
再接到這個調防軍令之后,他當即就火了。
雖然祖大壽和金國鳳都是總兵,可他祖大壽是好些年前就已經是了,而金國鳳卻只是新升得總兵。駐守錦州和駐守塔山,都不用說,哪個差事更好,哪個總兵地位更高
“想讓金國鳳壓我一頭,憑什么”祖大壽惱怒地拍著桌子恨聲吼道。
他兄弟祖大樂一聽,立刻站起來對他說道“我都說了,就按以前的來,找個借口鬧個兵變出來,看他孫傳庭怎么辦”
“對,就算不殺了他,也要好好羞辱他,最好讓他無地自容,自己上吊自殺的那種”祖大壽另外一個兄弟祖大成也跟著憤怒地說道。
“”
看到自己的兄弟都在嚷嚷,一開始大怒的祖大壽反而冷靜了下來。他坐回座位上,皺著眉頭說道“欠餉兵變,這是最容易說得通的。可是,如今朝廷已經補足了之前的欠餉;而且孫傳庭現在所做的事情,也是打著清屯充餉的口號,是要給兵卒找吃的。如此一來,這欠餉兵變的借口就不能用了”
他根本就不會為此而有良心過不去的事情,只是想著,要是做了,就不能留下破綻。因此,他從這方面就否決了自己兄弟的提議。
想了想,他又搖頭說道“要鬧出羞辱總督的兵變,一般事情絕對不行,就算我們想做,那些軍卒也不會跟從的。”
要做出這種大事的話,當然不能滿世界都告知,而是暗地里鼓動幾個人,讓他們去出面,鼓動其他人鬧兵變才行。可一如祖大壽所說,除非像欠餉一樣欠得久了,都餓肚子要活不下去了,那兵變也就順理成章的。
“那怎么辦要不就威脅他,再逼我們就投奔建虜去了”祖大樂聽得有點煩,一拍桌子,恨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