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人在,也不方便問。
等到了后堂沒有外人之后,祖大壽還沒有問,方一藻已經先急著開口問道“總督傳來了什么軍令”
“讓末將和金國鳳互換駐地,以半年為期”祖大壽連忙回答了一句,而后又有點納悶道,“不過軍令中,并沒有提及屯田一事”
方一藻聽了,有點意外。他并不知道建虜已經發兵的事情,因此便沒在意,畢竟這個換防的事情,并不算大事。
他此時在意的,是另外的事情,就聽他嚴肅地對祖大壽說道“屯田的事情,他是讓本官直接面傳的。”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臉色有點難看地說道“他要你親自整頓好了屯田賬冊上繳,否則等他動手的話,就還要追繳歷年貪墨之糧食了。”
一聽這話,祖大成不由得大怒道“他莫非是真不把我們看在眼里了”
方一藻聽了,轉頭看了他一眼,明白他心里依仗的是什么
除去祖大壽本人為錦州總兵之外,祖大壽的二弟大弼、從弟大樂同樣位居總兵。另外,他的三弟大成、堂弟大名官拜游擊將軍,堂兄弟大眷為守備;
另外,子侄輩的嗣子澤潤、長子澤溥、次子澤淳、三子澤清、義子可法、堂弟之子澤洪、堂弟之子澤沛、堂弟之子澤遠、從子澤源、從子澤盛等,多任副將、參將;
子侄中年紀較輕或旁支者,如從子世祥、邦武、云龍、克勇、邦杰等,則為游擊或其他低階武官。以祖家祖父、子侄、別支子孫三輩人,組成從總兵到副將參將、游擊的軍官團骨干共四百零七人,關寧軍,其實又可稱為祖家軍了。
當然了,其中有不少人,如今已經在建虜那邊,是大凌河之戰那次投降過去的。可就算如此,祖家軍的勢力,也是非常龐大的。
不過方一藻卻沒什么信心,不接祖大成的話,只是一指放在地上的那些包裹道“這些是援剿總兵吳三桂那侄兒所部的家書,是皇上凱旋順便帶來的。你們先看看吧”
他在來得路上,其實已經拆開一些看過了,因此就更是震撼,更沒有信心。
祖大壽先是聽得一喜,因為他聽到,吳三桂如愿升任援剿總兵官,那也就是說,祖家軍中又多了一個總兵了。
不過很快,他就聽出不對了,便問道“皇上凱旋了那他為什么不回歸關寧”
當初為了讓吳三桂沒有意外地立下功勞,其實是給了吳三桂精銳家丁為本錢的。一千五百的騎軍,祖大壽手中可沒多少的,因此他就很在意這支軍隊。
方一藻還是沒回答,只是用手一指地上包裹道“你先自己看吧他也有信,就在第一個包裹的最上面。”
說完之后,他便端茶自己先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