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哪個豬頭,竟然敢在天子腳下做出行刺朝廷命官的事情,瘋了么”
“你說行刺就行刺好了,非要喊什么話,這不是不打自招了么”
“”
在他們埋怨的時候,有個別人,喜歡陰謀論的那些個,猜不出來是哪家這么蠢,干出了這么一個蠢事的時候,都暗暗猜測,這事會不會是皇上派人干的要不然,為什么番役剛好經過呢
他們再怎么樣也沒想到,這個事情,會是張溥自編自導的。要不然,他們吃了張溥的心都有,這都還沒出京呢,就整出了這樣的幺蛾子
而崇禎皇帝這邊,其實在當天下午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因為姜冬最終還是抓住了張宗烈。
當時東廠番役追得急,而張宗烈又心急慌忙的,沒敢跑回張府,就一直躲躲藏藏。最終還是被姜冬帶著人,給逮到了。
不過姜冬早已推斷出事情的蹊蹺,他也不公布情況,直接帶著張宗烈回了東廠。
一開始的時候,張宗烈要緊牙關,什么都不招,問什么都不答。
但姜冬已經掌握了不少證據,大概猜出了事情的真相。在刑訊之下,在心理攻勢下,最終張宗烈知道隱瞞不住,就全招了,包括到最后的時候,張宗烈沒法對自家老爺下手,是自家老爺搶了刀子對自己動手的事情,也都全部招了。
崇禎皇帝聽了姜冬的稟告之后,聯系張溥的實際態度,立刻就推斷出了他之所以這么做,其實還是不想去江南。
于是,崇禎皇帝冷笑一聲道“他越是不想去,那他就非去不可”
說到這里,他便交代姜冬道“立刻護送他南下,就那點傷勢,等到江南的時候,也肯定就好了。嚴密監視他,不要讓他再出幺蛾子。至于這個事情,暫時就不要讓別人知道,就當著還沒抓到刺客好了。”
看清了張溥這偽君子的真面目,讓姜冬對他異常地厭惡。在回應崇禎皇帝的同時,他心中打定了主意,哪怕張溥上茅廁,都要派人盯著他,看他還怎么辦
另外一邊,吳昌時那里,他當然也不情愿,不過還沒鬧出幺蛾子,張溥這邊就先出事了。因此,他倒是沒做什么額外的事情。不過他這邊是有一隊錦衣衛做貼身保護,就和張溥是前后腳的功夫,立刻了京師,帶著苦逼的心情南下了。
處理完了這個事情,崇禎皇帝才回到后宮去見周皇后。他在屏退眾人之后,便把有關張溥和吳昌時背景的資料給她看了,包括他們控制科舉,有“民間皇帝”之稱的事。
周皇后是看得大吃一驚,或者說是大驚失色。她往往沒想到,名聲那么好的兩個人,竟然是這樣的人,這是要動搖她夫君,她兒子的江山社稷,這還了得
對于她感覺到自己上當受騙后的生氣,崇禎皇帝自然料到了,便對周皇后說道“雖然你是太子親娘,是為了他好,可太子是國之儲君,有關他的事情,必須要慎重之。和外朝相關的,不要插手,免得再被外臣愚弄,明白了么”
大明在開國之初,曾定下了后宮和宦官不得干政的規矩。不過規矩終歸是用來打破的,雖然少,可大明的后宮和宦官干政,也一直是有的。
至于周皇后,她基本上是非常守規矩的。但是,崇禎皇帝不守規矩,估計還有不少次要出京師,因此他通過這個事情,讓周皇后知道,就算他不在京師,也還是要皇帝做主。
另外,對于太子和其他皇子的教育,崇禎皇帝其實是早有想法的。不過之前提出來的話,皇后可能會反對。但此時再提出來,相信皇后不敢再說什么了。
因此,趁著這個機會,他便決定對周皇后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