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揚州府,有四多。即所謂的“官多,商多,文人多,閑人多”。官多、商多這個容易理解,文人多,是因為揚州府的金主多,養得起文人,同時,也養得起閑人。而有錢的金主,大都是鹽商。
這些鹽商的錢多到什么地步呢
就說畫舫好了,原本是指裝飾華麗,用來游山玩水的小船。但在揚州鹽商的手中,這些畫舫花樣翻新有的高達數層,有的以當時極為罕貴的玻璃進行裝飾如此種種,極盡奢華。而后這些鹽商們平日里就在畫舫中由名妓美女作陪吟詩作對,品嘗美酒佳肴,樂此不疲。
還有,有一位鹽商好“大”,無論房屋、家具各類物品都要越大越好,甚至還專門打造了一個高達五、六尺的銅夜壺,每晚起夜時,都得爬上爬下,極為辛苦,但依然樂此不疲。
如果說這還不算什么的話,另外還有鹽商,發明了“游菜“的吃法,每頓飯都要準備幾十、上百道菜,上的菜式一旦不滿意,馬上撤掉更換新菜。由此可見,一頓飯要浪費到什么程度
至于其他的,就都是小兒科了。
比如,當時蘇州所制作的不倒翁非常精美、價值不菲,而揚州曾有某位鹽商花三千多兩白銀將蘇州市面的不倒翁收購一空,全部倒進河里取樂,一度導致河道堵塞。
還有鹽商,想要體驗一把“一擲萬金“的感覺,便派人用萬兩白銀收購金箔,然后登上高樓,將金箔隨風一扔,看著樓下的人哄搶金箔,此人卻在樓上哈哈大笑。荒誕無稽么人家這是有錢任性而已
有些事情,甚至都傳到了北方,哪怕沒來過南方的人,也都能知道。
因此,伍忠對于鹽商的富有,自然是了解的。他腦海中閃過聽到的一件件炫富事情,同時,很自然地想起了北方的旱災,兵災后的難民,還有那些被掠去遼東的苦難百姓,讓他忽然有一種憤怒的感覺。
此時,李若璉還在說話,他便不說話,繼續在聽著。
“這些鹽商,他們發家致富,除了鹽業只有他們能賣之外,還往官鹽中私自混入大量私鹽。幾乎每個大鹽商的手下,都會有私鹽隊伍。因此,不要看這些大鹽商似乎只會吃喝玩樂,暗地里,他們一個個都是為了錢,不怕王法的亡命之徒。”
“這些人,從朝廷、從百姓手中吸血,手中聚集了大明無數的財富,卻只會自己奢華浪費,帶壞大明風氣。皇上一旦公布鹽業革新的話,這些人也必然會群起反對,暗中破壞。因此,皇上的意思,就是要借你這個東風,把這些鹽商的本來面目暴于光天化日之下,讓所有人都認清他們。”
“只要能剪除一些大鹽商,用雷霆手段震懾之,那么再等皇上推行鹽業新政,增加朝廷稅收,同時又能讓百姓吃到更便宜的鹽,就能順利很多了”
聽到這里,伍忠隱隱抓住了皇上的意思,想了想,好像確實可以,只要給這些鹽商機會,搞不定就是第二個晉商
他正這么想著,就果然聽到了李若璉對他說道“你此次就去和那些大鹽商接觸,許以重利,就不信這些鹽商會抵住利益的誘惑。只要拿到他們勾結建虜的證據,皇上就能用對付晉商的手段來對付鹽商,同時可以順勢輕松地再次整頓江南官場一次。”
說到這里,李若璉的臉色變得非常嚴肅,叮囑伍忠道“此事關系重大,也事關江南官場,皇上交代了,就務必要辦成。你且放心,我在暗中會配合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