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邊上的豪格,雖然沒有笑容,卻也沒有代善這么憂心。他甚至都還有心寬慰代善道“等大清勇士沖到城墻下就好了”
這個時候的滿清軍卒,也確實算是悍勇的。楯車失去了作用之后,他們并不是往后逃,而是散開后用最快的速度沖向城墻。弓箭手,還有少部分的火銃手向城頭上射擊,掩護那些抬著云梯攻城的軍卒。
當然了,城頭上的明軍,也立刻還以顏色,同樣有射箭的,也有火銃開火的。一時之間,弓弦聲,火槍聲,還有硝煙,都充斥整個戰場。
戰事,從一開始之后,就立刻變得激烈起來。
“啪啪啪”一架架云梯重重地靠上城墻,悍勇的滿清軍卒,有的手拿盾牌,嘴上咬著刀背,快速向上攀爬有的干脆就連盾牌都不拿,直接拿著長槍之類,也不扶云梯,就踩著云梯往上沖,同時試圖捅下城頭上防守的明軍將士。
還有的滿清軍卒,抬著沖撞木,就往唯一的城門沖去。一個人被箭射中,就立刻有人會補上,繼續抬著沖撞木沖向城門。
這個時候,不是開花彈的火炮,就顯出殺傷力不夠的缺點了,只是靠著火炮,壓根就沒法阻止滿清軍卒快速靠向城墻。
看著旅順城墻上的云梯越來越多,大清勇士都在英勇地往上爬。雖然攻城傷亡有點大,可還在事先預想的范圍內,一直黑著臉的代善,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
“叔王,我沒說錯吧”豪格見了,有點得意地說道,“就算沒有火炮,就這小小旅順城,也肯定能一戰而下。快看,那幾處地方,我大清勇士都快攻上城頭了”
說到后面,歡喜之意,溢于言表。
可就在這時候,他們忽然看到,在旅順城墻突出來的部分,冒起了一股股地硝煙。緊接著,那些正在往上攀爬的滿清軍卒,那是成片地掉落城下,甚至有不少云梯,也折斷掉了下去。
只一下的功夫,原本城墻面上架著的密密麻麻云梯,就再沒一架還架在那里了。
城墻底下,躺滿了剛才還奮勇往上沖的滿清軍卒。這個場景,不但讓豪格等人的歡喜之意,一下給打沒了,就連那些已經沖到城墻下,就準備跟著踩云梯往上沖的滿清軍卒,也一下傻眼了。
這時候,孔有德剛好來到了代善這邊候令,看到這個情況后,基于對火炮的了解,他最先反應過來,立刻驚聲大叫起來“是佛朗機炮,那凸起側面是佛朗機炮的炮口,王爺,非人力所能抗啊”
他一點都沒猜錯,確實是佛朗機炮。
明軍渡海而來,要想在旅順站穩腳跟,就必須先守住一波建虜的攻勢。這一點,在明軍事先出發之前就早有預料的。甚至為了這個問題,崇禎皇帝和盧象升都有過探討,溝通。
當時就想過,建虜應該不會給大明太久時間去修筑旅順城。崇禎皇帝根據后世的印象,便給盧象升提了建議,修筑棱堡進行防御。
如果按照自然演化的話,一開始出現的棱堡,其突出部分其實是圓的,在歷次戰爭的演化中,才慢慢地改為凹多邊形。崇禎皇帝既然是穿越而來,他知道的,當然不會是最開始的那種棱堡,而是已經成熟的棱堡。
這種棱堡的防御功能,類似的其實在大明就有了,南京城墻就有類似設計。不過,不得不承認,中世紀的歐洲,各國之間戰爭頻繁。彼此之間,都是小國,需要容納的人口不多,因此棱堡的出現,改進便誕生在了歐洲。
事實上,棱堡的出現,也是因為戰爭形勢發生了變化。
在古代的時候,一開始是冷兵器作戰,因此,城墻修得高大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