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有何戰況”皇太極一見信使,就沉了臉,厲聲喝問道。
雖然在寧錦方向算是比較順利,把祖家軍基本上都干掉了,少了一股騷擾大清的軍力。但是,最不想出問題的朝鮮已經出問題了,如今難道金州那邊又有問題
說真的,此時的皇太極,那是一個頭有兩個大,這個不是因為他胖,而是他心煩。
崇政殿內,其他滿清頭目,也都一個個臉色不好看。至少在這時候,他們還沒幼稚到,代善那邊是來報捷的。
果不其然,就聽信使立刻轉呈信件,同事稟告道“金州城外發現智順王的手下大將班志富,根據其稟告,說智順王被朝鮮圍攻之下已經自殺”
聽到這話,雖然皇太極的臉色還是不好看,可細心一點的人,比如范文程,就能看出皇太極其實是稍微松了口氣。
朝鮮割了信使的鼻子,驅逐回來就知道,留在朝鮮的智順王怕是兇多吉少。因此,此時聽到尚可喜自殺,也就不意外了。
可憐尚可喜一心為了滿清,就想著為他的新主子好好效力,如今到死都不知道,他的死,在滿清朝堂上其實就沒掀起什么浪花,就沒多少人在意他的死活。
就見皇太極很快就看完了那封代善的奏章,而后低頭想了一會,忽然皺著眉頭問道“這班志富如何會出現在金州城外的”
對于這個疑惑,殿內其他人也有,他們也都想知道,便都看向信使哪里。
“回陛下,據那班志富所言,他們原本是要被押去明國的,到金州海域之后,跳海逃回來的。”信使恭敬地回答道。
他們這些人不懂海上情況,因此并沒有懷疑。否則的話,肯定有人會懷疑跳海逃命有那么容易么
事實上,班志富就是怕說明軍把他們兩人主動放了,反而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有的人會不信,就會追問明軍為什么要放他們兩個是不是他們兩個和明軍有達成什么協議反正問題很多,有些還不好回答。因此,就干脆騙說跳海逃回來更好
皇太極聽了,便又問道“班志富可還說了什么沒有有關朝鮮那邊情況的”
在代善的奏章中,自然也有相關描述。不過皇太極并不滿意,因此想問問,看能否有更多的消息。
于是,信使又介紹了一下,大概就和代善奏章的內容差不多。不過,當他說到最后的時候,稍微猶豫了一點,似乎不知道要不要說。
皇太極看見,便厲聲喝道“不管什么消息,都不得有隱瞞”
“是,陛下”信使一聽,便神色一緊,連忙回奏道,“據班志富交代,說他聽說正白旗固山額真投降了明軍,也被押去了明國京師。不過他并沒有親眼所見,金州那邊一致認為,這肯定是明軍挑撥離間,因此都沒有人相信這個傳言。”
“肯定的了,英俄爾岱怎么可能會投降明軍,腦袋又沒有被門給夾過”多鐸聽到這里,立刻附和道,“他肯定是戰死了”
“對,我大清從來就沒有投降過明軍的。英俄爾岱至少是條漢子,肯定不會投降的”阿濟格也跟著嚷道。
要是大清有這么高級別的官員,竟然會投降明軍,那就真是一種諷刺了。
就連之前鑲白旗的固山額真圖爾格,那也是沒有投降明軍,只是被俘虜,最終逃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