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盧象升愚忠之極,頑冥不靈,不肯接受陛下之好意”范文程不敢撒謊,據實回復道。
皇太極聽了,便冷笑一聲道“既然辜負朕之好意,那就休怪朕得雷霆一擊了”
對于平壤戰事,他蓄謀已久,是一定要打下的。
皇太極當然知道,平壤戰事,可不能一直拖下去的。
事實上,大清發起的朝鮮戰事,不管攻打任何城鎮,都不能久拖不下,因為大清耗不起曠日持久的攻城戰。
基于此,他屯兵在鎮江堡等消息的時候,就已經為平壤之戰而在做準備了。他說要雷霆一擊,這是有依仗的。
此時,就見他一聲大喝道“來啊,傳朕旨意,就在營前組裝投石車,讓城頭上的明軍看看,朕給他們準備的見面禮”
因為有旅順一戰的教訓,皇太極知道,光用火炮對轟的話,是打不過明軍的。因此,他就想了一個招數,還是啟用被火炮淘汰的投石車。
相對火炮來說,建虜這方面,投石車更容易打造,而且也不需要火炮技術,配重式的投石車,已經成熟。這么多年來,建虜也積累了足夠的工匠,能為建虜一口氣打造更多的投石車。
如果攻打錦州這種堅城,有太多火炮防御的,投石車多了也沒用。但是,平壤城這邊,他就不信了,明軍會有那么多紅夷大炮至少原本的朝鮮,是沒有的。
于是,隨著皇太極的一聲令下,就見建虜這邊營地前,一輛輛的大車從軍營里推出來,卸下大車上的東西,一堆又一堆地,排了非常長的一字型,甚至還排不過來,都排成了“二”字型,只花了一個多時辰,一架架的投石車,便能看出雛形,最終成為完整的投石車。
那些大車卸下投石車配件之后,就被建虜趕走,去大同江邊,去任何有石頭的地方,運送一車車地磨盤大的石頭,就堆在建虜軍營之前。一堆又一堆的,看著就覺得很恐怖。
建虜也是相當囂張,就明擺著告訴平壤城頭上的守軍,我就是要用投石車之海,把你平壤城給淹了
甚至還不止如此,那些大車運完石頭之后,又在平壤守城的視線范圍內,開始掘土裝袋,一袋又一袋地運到投石車邊上,堆成了小山一般。這又是在給平壤城頭上的守軍說,投石車之外,他們還要堆土山,填平護城河,填平城墻。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平壤城頭守軍的眼皮底下進行,就是讓他們看到。
等到傍晚時候,建虜就準備地差不多了。城外目光所及之處,無數地投石車,一堆又一堆的石頭堆,還有小山般地泥土袋,就那么耀武揚威地擺在了那里。
平壤城頭上的守軍見了,心中重新緊張起來,不過多少還有一些安慰。由總督大人親自坐鎮,早已對城防下了功夫的。平壤城外,不但有護城河,且地面被挖得凹凸不平,大坑、小坑的,光是這些,建虜就沒法把投石車推近了用。而且,城頭上火炮也不少。建虜要想用投石車攻城,首先就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然而,似乎猜到了城頭守軍會想什么,不知何時,就見遠處,一隊隊地建虜,驅趕著朝鮮百姓往軍營這邊匯集。就這數量,至少有上萬之眾。
熟悉建虜打法的盧象升一見,心中不由得一沉,很明顯,建虜顯然也料到了這些,他們是準備用這些朝鮮百姓的人命來填平城外的一切不平,為建虜的攻城做好一切準備。
盧象升不得不承認,建虜為了攻下平壤城,確實做了非常周密的準備。看來,平壤之戰,比自己想象中還要難堅持啊,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