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聽,頓時心中喜滋滋地,被父皇表揚了
得太子提醒,其他人順著這個思路,就想多了一層。
只見兵部尚書也跟著恍然大悟道“如此,陛下才把上萬建虜首級丟得滿遼東都是,營造出大軍攻打遼東的態勢,因此,建虜主力就不得不回援,朝鮮之危也就解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心道你好聰明,替朕把事情都理清了一遍,不用再費口舌。
周皇后和有資格站得最近能聽到對話的,都是大明高官,六部九卿等,他們心中把所有的對話都理了一遍,頓時,心中對崇禎皇帝不由得萬分敬佩。
有些事情,他們或許也能猜測一二,卻絕對不能像崇禎皇帝這樣肯定地猜出那么多事情的背后真相。什么是明察秋毫這就是明察秋毫了還有,皇上能從這些蛛絲馬跡中推斷出事情真相后,斷然率領三大營出征,這種決策的做出,得有多大的果斷,也只有皇上才有這個能耐吧
想著這些事情,就算是官場上沉浮多年,已經修煉成精的文官,也不得不暗暗心驚。心中告誡自己,千萬不要糊弄皇上,要不然,憑皇上如今的能耐,絕對能發現。到時候,皇上帶兵打仗殺了不知道多少人,之前幾次定罪謀逆抄家等等,都足以說明皇上可不是心慈手軟,而是鐵血帝王
他們不知道,這些事情,都是在已知結果的基礎上,開始推斷之前發生的事情。因此就顯得崇禎皇帝神機妙算,英明神武,竟然能從種種蛛絲馬跡中就推斷出了事情的真相。
如果沒有竊聽系統,就光憑這些消息的話,崇禎皇帝能推斷出來才有鬼了。就算他有所懷疑,可要果斷出兵策應,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萬一推斷錯了,那是一頭撞到建虜懷里去了的。
可是,如今所有的這些不可能,都變成過了崇禎皇帝的英明之處,普通人猜不出來,也做不出來的。聞者誰不佩服,誰不敬畏崇禎皇帝
又站著說了一會話,該裝得都已經裝了,崇禎皇帝便擺駕回宮了。
等他一走,崇禎皇帝對太子說得那些話,以及他對事情的判斷和采取的行動等等,頓時就在官員之中傳開了。遠一點的,聽不到的官員,就從聽到的那些官員那邊得到了具體消息。隨后,官員之間,以及官員和自己的下人之間的談話,又不可避免地被更多人知道,最終,這些事情都在京師百姓中傳開了。
完全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京師城外,百萬人的所有話題,都是在圍繞崇禎皇帝的這次御駕親征事情展開的。
“不是捷報上說了一戰而滅上萬建虜么我都祭拜了我爹娘,讓他們在天之靈有知,也能安慰一點了,可這首級呢”
“對啊,我也在等著這首級,尋思著是否能用錢買個,回家祭拜之后做成尿壺的”
“”
軍隊已經魚貫而入京師城內,但是,就沒有一車車的首級,京師百姓看到這些,甚至都有點懷疑了。
“該不會是虛報軍功吧可是,這是皇上發出來的,朝廷也公告了啊”
“對啊,應該不可能假的吧,要不然,這可是我大明朝最大的丑聞了”
“該不會是被建虜搶回去了吧,就如同以前一樣。說來也是蹊蹺,關寧那邊的戰事,總是殺敵多少,結果連個首級都不見,這都成慣例了,如今連皇上都是如此,還真是邪門了”
“”
就在他們有點懷疑的時候,事情的真相就一點點地傳開了。
“你們好大的膽子,還敢懷疑皇上自己沒能耐,就想說什么,真是井底之蛙”
“說什么呢上萬建虜啊,不是一戰而滅,建虜都沒逃走的,誰搶尸體你來說說,首級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