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船后,張溥便去了船艙,一眼看到他母親正笑呵呵地看著他,頓時,他就愣了下。
他母親是婢女出身,就算生下他之后,在張府的地位也不高,不但他被欺負,就連他母親,也沒少受別人欺負。一直到他成了復社領袖之后,眾多官宦子弟捧場,他才沒有受到明面上的歧視,他母親的處境也好了不少。
張溥記得很清楚,就算是這樣,他母親也是謹小慎微,不管是穿著,還是言行,都是很注意的。就怕刺激到了別人而引來什么不快的事情。
之前的時候,張溥升官,一直奉旨在江南辦差,為了表忠心,他連過年都沒有回去。不過家書還是有的,也知道母親這邊又比以前好了不少。但是,他如今一見,卻沒想到母親大人的變化竟然如此之大。
穿金戴銀,穿著盡是綾羅綢緞不說,光是身邊伺候的丫鬟,就有四個人之多。一個在打扇子,一個在捶背,還有一個在捶腿,另外一個候命。
眉宇之間,也多了不少傲氣,整個人,就顯得張揚了不少,或者說意氣風發了不少,再沒有以前的那種謹小慎微之感。
一見到兒子出現在面前,張溥母親頓時喜從心來,露出由衷的笑意,立刻站了起來道“我的兒啊,這都幾年沒見了,娘可想得好苦,看看,都瘦了好多了”
說著話,她就幾步上前,摸著自家兒子的臉,顯然心疼兒子的操勞。
此時,張溥才回過神來,熟悉的母親,說話口音,全都沒有變,他心情也是激動,便立刻拜見母親大人,有點哽咽地說道“孩兒不孝,職責在身,忠孝難兩全,一直沒有回去看您,讓母親奔波,受旅途之苦來揚州。”
張溥母親感受著自己兒子的孝心,心中回想往事,也是非常感慨,甚至落淚,不過,終歸是喜事,扶起兒子,笑著說道“兒子有出息了,娘也跟著享福,一點旅途之苦又算得了什么你不知道,自從你得圣心,封江南巡撫以來,娘算是真正的揚眉吐氣了”
這一說起來,她就抑制不住多年的壓抑。這種事情,還沒法和別人說,也只能是和自己兒子說說。因此,這一說話,就停不下來。
張溥想著外面還有同僚等候見他母親的,幾次想打斷,不過想想又不忍心,最終就算了。既然是他們自己要來的,就讓他們等著好了。要不然,虛心假意,從哪來就回那去,他張溥才不稀罕這種不是真心的心意。
于是,他就認真聽著母親在說話。
他母親說以前誰讓她受氣,如今不管身份多高,她都能討回公道。聽著這些話,張溥心中傲然,就該如此
不過當他母親說到,家鄉各種以前見都沒見過的貴人,當然,如今也不算貴人,都找著由頭來拜訪她,給她送禮這些時,張溥一開始倒沒有很多想法。地位高了,這種事情就很正常。
但是,當他母親開始說哪家的禮貴重,哪家的禮更合心意時,他就有點意外了。因為,給他母親這邊送禮的可都不輕,甚至連一言不合送上好糧田的都有。你說,婦道人家的,送些首飾什么的,還是挺正常的,連糧田都送,能不意外么
他母親倒沒發現他的神色有點變化,而是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世界,繼續給張溥說道“就算你不是張家嫡子,如今為娘也已經不在乎了。張家的那些東西,都不要也罷,如今,張家有的,我們自個也都會有的,不稀罕”
聽到這話,張溥心中不由得一酸,又想起了以前的日子。他知道,他和他娘受盡欺負,對于張家,那是一點感情都沒有的。小時候,甚至有很多次,他娘抱著他,偷偷地躲著人哭,最大的愿望,就是母子兩人,能有一個真正的自己的家,不再受人欺負,不用看人眼色。
他還記得,當年自己就是因為這一切,才發憤圖強,拼命讀書。可以說,沒有當年的那些事情,他就沒有那么大的動力去讀書。
如今自己已經功成名就,也確實該讓母親大人實現她的愿望了。
至于張家那邊,以自己的權勢和聰明才智,有的是辦法讓他們就范。
這么想著,張溥也就不說話了。
不過,艙門處等著的姜冬,雖然不是有心,卻也聽到了船艙里的對話,讓他又是眉頭一皺,心中有點不喜。
過了好長一會之后,張溥安慰了母親,笑著對她說道“娘,揚州這邊的各級主官,聽說娘要來揚州,非要跟著孩兒一起過來迎接。要不,孩兒讓他們進來拜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