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宗卻不再理他,就這樣豬狗不如的東西,說一句都嫌臟,轉頭四顧,便很快發現了裝著耿仲明遺體的棺材。他走了過去,神情變得悲傷,看了好一會,不過沒有說話。
說實話,他心情也有點復雜。如果不是大明足夠強大,那他就是被耿仲明利用的一顆棋子,用來引誘東江軍上岸的棋子。虧了大明足夠強大,讓耿仲明認識到,跟著建虜沒有前途,才決定假戲真做,安排了后續的一切。
如果耿仲明還活著的話,他肯定要質問幾句。可是如今,耿仲明已死,那所有的一切,就都算了。
沒過多久,保定總督盧象升奉旨進行人質的交接。而崇禎皇帝本人,則在金州城頭上看著。
代善和那三千建虜,其實已經沒有三千建虜了,之前修筑金州工事的時候,死了幾十個。被剝奪了一切軍械護甲什么的,就只是穿著一身衣裳,回到了建虜那邊。代善本人,剛好上了陳紹宗母親坐過的那輛馬車里。
而陳紹宗母親,則在陳紹宗本人的攙扶下,走向了金州城。隨行的,還有被綁著的耿繼茂和一口棺材。
將近兩萬明軍將士,看著眼前的一幕,說真的,他們的心情也很復雜。
看著陳紹宗母親時,他們是很敬佩的。這位老母親深明大義,平日里就教導兒子認清是非善惡,甚至寧愿自己死,也不愿兒子再給建虜賣命,要兒子回歸大明。
看著那個被綁著的人時,雖然大部分人不認識,但他們卻都已知道,這個人就是耿仲明的兒子耿繼茂。在父親想要回歸大明的時候,出賣了父親,甚至還在想著要消滅東江軍,身為一個漢人,卻這么為建虜賣命的數典忘祖之輩。只是很可惜,如今他的主子也保不住他,把他給交了出來。
明軍將士們,再看到那具棺材時,一邊替耿仲明惋惜,一邊也敬佩耿仲明。不管怎么樣,耿仲明在建虜那邊好歹是異姓王,但他卻還想著回歸大明,要棄暗投明,這說明他心中還是有忠義的。
他們當然不知道,耿仲明棄暗投明的事兒,其實是很曲折的。他遺書中所說得那些事情,就是見到大明的強大而最終決定棄暗投明的這個事情,崇禎皇帝已經下旨封口,就只有少數人知道。不管如何,耿仲明確實是為了回歸大明而死,那就讓他更為榮耀一點好了。
所有的明軍將士們,看著用建虜禮親王和三千建虜軍卒性命交換回來的三人,過了好長一會之后,他們便紛紛轉頭看向城頭上御駕所在。
皇帝,位居九重之上,統御萬千生靈。按理來說,高不可攀。但是,這一刻,他們卻感覺,自己和皇帝之間,其實離得并不遠。
皇上,也是有血有肉之人,不是那種居于廟堂之上,只能用來瞻仰的。
對于他的臣民百姓,他會想盡辦法去保護他們,對于忠貞之士,他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會去挽救他們。
皇上,是真得用他的實際行動,在向他的臣民做出表率,懲惡揚善
有史以來,英明神武的皇帝是有不少,可是,像如今皇上一樣的皇帝,卻是難得有一個,大都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有這樣的皇帝,真是我輩之幸,大明百姓之幸也
最終,不用人去刻意引導,在交換完成之后,將近兩萬明軍,不約而同地向金州城頭上那個偉岸的皇帝跪了下去,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已經踏上返程的代善,聽到身后傳來的這士氣高昂的聲音,不由得嘆了口氣,一點都沒有為自己逃出升天而感到高興。
在走了一段路之后,岳托的一名親信便上了車,見他情緒非常低落,便對他說道“王爺,您還得保重身體,盛京的事情,必須要您去鎮著才行”
代善聽了有點奇怪,便問他道“盛京的事情,自有皇上做主。本王這次回去,失陷金州之罪,都還要向皇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