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布木布泰恍然大悟。剛才代善的將計就計,就是以喀喇沁部想投降明國為前提的。只是沒想到,喀喇沁部竟然沒有,這還真是難得
“這怕是不妥吧”又是岳托反對他老子道,“既然喀喇沁部還是心向我大清,又如何能逼反他們嗯”
這一次,岳托沒有顯得老好人一樣,而是盯著自己兒子,嚴厲地說道“喀喇沁部必是向我大清求援,難道大清能派出軍隊,時刻幫著喀喇沁部防范明軍剛還在說糧草糧草的,那糧草又從哪里來,要我大清硬是湊湊去幫喀喇沁部還是說,喀喇沁部有那個糧草能供應我大清軍隊如果不是這樣,喀喇沁部是要換牧場么那又能換到哪里去”
一連串地質問,讓岳托啞口無言,壓根就沒法反駁。
看到兒子說不出話來,代善便看向其他親王,表情非常嚴肅地叮囑道“喀喇沁部使者不得覲見,很可能會托關系找人,找到你們的頭上。你們要記住,大清是幫不上喀喇沁部的,還不如以喀喇沁部為誘餌,誘使關寧軍出關,也算是重振我大清軍威,立下最后一份功勞”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在座的都是愛新覺羅家的,自然都是以愛新覺羅家的利益為重,因此都是點了點頭,紛紛答應了下來。
一如代善這個老狐貍所料,喀喇沁部的首領固魯思奇布,思來想去,最終的結果,還是跑來盛京求援,擺明態度。不是說他沒想過投降歸附明國,而是那洪承疇沒有開出任何條件,讓他心中沒底。
結果就很自然地,喀喇沁部信使見不到滿清皇帝,甚至連那些個親王都見不到。最后,跑去原本族人中的一個頭領那,總算知道了一點大清的困難,比如糧草問題,比如大清軍隊的士氣并不好等等,最終,這個喀喇沁部信使只能是失望而歸。
固魯思奇布聽到趕回的信使稟告,頓時,他就傻眼了。他有一種感覺,喀喇沁部好像被大清給拋棄了
這段時間來,敖漢部的軍隊雖然沒有攻擊喀喇沁部,但是經常游蕩甚至躥入喀喇沁部的牧場,讓固魯思奇布的壓力非常大。為此,他曾派人去和敖漢班第溝通,但敖漢班第不承認給了喀喇沁部壓力,說只是不小心越界而已。
固魯思奇布沒辦法,說要去盛京告狀。以此來表明他的態度,同時也算是要挾。你敖漢部要是有歸附明國的打算,大清那邊是饒不了你們的。
如今,大清那邊求救午門,固魯思奇布是真得有點絕望了,思考了一夜之后,便派出了信使,偷偷地跑去山海關找洪承疇,表達愿意歸附投降之意。
說實話,洪承疇還真得是沒料到,自己一份書信而已,還真有草原部族愿意歸附。因此,聽聞之下,他不由得大喜。不管如何,這就是他洪承疇的功勞不是。不費一兵一卒,就瓦解了建虜的一支盟軍。
不過,他之所以在書信中沒有開出條件,就是因為對于草原部族的處理,他是沒有決定權的。之前崇禎皇帝對于草原部族,那是有血債血償的先例。而東部蒙古諸部,其實都有參與入關劫掠,按理來說,那也算是和大明有血債的。
不過洪承疇其實也知道,大明要把東部蒙古部族都用血債血償的方式來處理,那也是不現實的。畢竟這么多部族,集結起來的騎軍,都至少有五萬以上。真要都滅掉,那大明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因此,對于喀喇沁部的歸附請求,洪承疇并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試著開出條件,比如要給出誠意,進攻建虜盟友,不肯歸附大明的那些蒙古部族什么的。
原本洪承疇以為要討價還價一番,結果沒想到,喀喇沁部信使一口就答應了。
這么一來,他反而疑惑了。這時候,隱藏在使者隨從中的固魯思奇布不得不表明身份,并把喀喇沁部遇到的困境全部說了,對大明這邊,別的要求沒有,只要大明能庇護喀喇沁部,那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做。
被察哈爾馬賊威脅,又被敖漢部騷擾,原本的靠山因為各種困境而不肯出兵,甚至連見都不見,不愿主持公道。對此,洪承疇不由得還真是有點同情喀喇沁部。
明白了喀喇沁部的處境,洪承疇心中樂呵呵地讓固魯思奇布寫下歸附書,隨后他也寫了奏章,急報京師,由崇禎皇帝定奪。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