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聽得蔡錦心中一喜,同時也是感動,大明皇帝還是肯為了區區一個小國而動怒,能有這樣的宗主國,也算是小國之幸了啊
他正想著,就聽崇禎皇帝威嚴地問他道“具體情況,你且細細道來”
“小臣遵旨”蔡錦一聽,便立刻把琉球受倭國欺負的事情,從頭到尾都說了一遍。說到最后,他從懷里再掏出一份東西,雙手呈上,垂首泣告道,“此乃小國泣血求告書,上有先王及世子血印,懇請大明為小國做主”
有這么一道正式的文書,那就更不錯了崇禎皇帝聽了,心中很是高興,從內侍手中接過,看了一遍后,便拍案說道“你且放心好了,朕定會為琉球做主”
邊上站著的群臣,特別是戶部尚書,聽到他們的對話,一直有點擔心,如今聽到皇帝的意思,好像要出兵了,頓時就急了。
朝廷國庫收入才好轉起來,可畢竟還有遼東和西南戰事在繼續,而且都不說各地的抗災防災了,都是要用錢的。要是皇上這又要另外再開戰事,那倭國可不是小國,打起來還不知道會花多少錢,別是又拖垮了大明的國庫啊
這么想著,按他的意思,那是不出兵的。可是,藩屬國求援,宗主國不做主也說不過去的。正在苦思該如何勸諫時,卻聽到崇禎皇帝話鋒一轉,對那琉球國使者說道“不過朕也不瞞你,如今遼東未復,暫時還不能出兵。等朕在這幾年內滅了建虜之后,必然會出兵助你琉球”
一聽這話,戶部尚書不由得松了口氣皇上英明,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
他是不了解他的皇帝,那是絕對大明利益為第一位的主好不容易走向了中興的道路,又怎么可能自己去破壞這一切
而蔡錦聽了,自然是有點失望。不過比起之前的預期,至少大明皇帝已經答應出兵幫琉球,終歸是回去能有個交代了,因此,他便匍匐在地,感激一番。
崇禎皇帝等他說完,便接著吩咐他道“不過此次冊封之際,琉球須得刺探倭國詳情,以便他日朕出兵之時,能做到知己知彼”
這么做,那就更證明大明皇帝是要出兵的,因此,蔡錦立刻答應下來,表示絕對沒有問題。
在琉球的倭寇情況自然不用說了,琉球這邊自然知道。至于倭國國內的情況,因為琉球要去朝貢,也能了解到一些情況。
于是,琉球的事情,基本上就這么定下來了。至于冊封什么的,就按照慣例做,就沒什么可說了。
有一點,崇禎皇帝不知道的是,因為他的穿越,歷史已經改變,他的蝴蝶翅膀,同樣煽到了倭國那邊了。
此時,倭國,是寬永二十年,后光明天皇剛剛登基。而倭國的實際統治者,是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這不,快要臨近年底了,德川家光也在開會,正在聽取老中松平信綱的奏報。
倭國的所謂老中,和大明的首輔差不多,就是管理幕府政務的。而這個松平信綱,是德川家光的心腹,前幾年的時候,就是靠松平信綱才鎮壓了島原之亂,逐步開始鎖國之策。
只聽松平信綱在稟告道“由此,今年全國的收成還是低于預期,請將軍責罰”
德川家光聽了,搖搖頭,嘆了口氣道“此非卿之罪我倭國的地龍翻身,海嘯不斷,今年更多,收成低于預期也是可以預料的”
說到這里的時候,他想起什么,不由得沉默了。
松平信綱是他的心腹,見他此時如此,便一下明白他在想著。
倭國只是幾個島而已,而且多山,受地龍,還有大海的影響很大。每一個倭國的人,都知道倭國的這些缺點,也是因此,倭國有雄心的掌權者,都會想著去擴張國土,以避免這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