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了,如果真想回歸大明的話,那大明皇帝是什么態度還有,鐵嶺遠在遼東腹地,這一家老小怎么辦要考慮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見他這個樣子,陳紹宗不由得低聲問道“孔參將,難道你真得想要你孔家為建虜陪葬,甚至在死后,被遼東的百姓記起來就罵奸賊,死了后,你又如何去向列祖列祖交代”
一聽這話,孔有德不由得一震。作為漢人,都是以祖宗為重,當然,那些數典忘祖之輩就不說了,孔有德講義氣,那對祖宗的重視,自然就更不用說了。
之前的時候,是走投無路才選擇投降建虜。也因此,他一直把死后見祖宗的事情壓在心底,不愿去想。到了后來,聽說了尚可喜臨死前的事情之后,他和耿仲明都曾有過震驚。
此時,由陳紹宗再次提了出來,他的心理壓力就大了。
另外,全家都為建虜效忠而死,死后還要被遼東漢人所唾棄,這也是他沒法接受的事情。
這么想著,孔有德便抬起頭來,看著陳紹宗,欲言又止。
見他如此,陳紹宗便立刻逼問道“難道孔參將還看不出來,是皇上不想有過多傷亡,所以才沒有全面剿滅建虜要不然,以皇上的英明神武,你信不信明年就能光復遼東”
“明年”孔有德一聽,不由得詫異道。
大清的根基未損,光是騎軍,都有五六萬之多,更何況,要是在遼東作戰的話,大清還有本土的優勢,明軍遠道而來,又豈是那么容易攻打,就不怕重蹈薩爾滸之戰么
陳紹宗見他不信,便冷笑一聲道“現在建虜所謂的攝政王,就是皇上的手下敗將,之所以還有命,那是皇上不屑殺,放了回來給原來的皇太極一個警告而已。你覺得,建虜在皇太極手中都不行,在多爾袞的手中,就能行了”
頓了頓,不等孔有德說話,陳紹宗就繼續說道“最重要的一點,我也不妨告訴你,皇上有旨,讓東江軍那邊也都揪著建虜的糧食問題,你覺得建虜兵再多,能有用么難不成,還能去大明再搶一回大軍開戰,沒有糧食,怎么打”
一聽這話,孔有德便如同雷擊,徹底傻在那里了。
沒錯,確實是糧食問題最為致命雖然自己這個王爺不受大清待見,但好歹還是大清的王爺不是可是,如今連白面饅頭,連肉都吃不起了,大清的糧食問題,可想而知了
是啊,人多又有什么用糧食緊缺,人越多就越糧食緊缺。糧食還能從哪里來,有東江軍在,大軍根本離不開遼東,更不用說,如今蓋州也落到明軍手中。還有,明國的御林軍之厲害,大清軍隊入關,還能再討得好
這些事情,在孔有德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他臉色白了下之后,不得不承認,大清很可能要遠比他所想得更快滅亡
說起來,原本他心中多少還是有一點僥幸之想的,不過如今,都已經破滅了。
到了這時,孔有德想起自己的家人,便對陳紹宗抱拳說道“多虧你點醒了我,不知孔某該如何做為好”
“很簡單,多收攏大明百姓,盡量給他們活命,最好把建虜的種糧事情多攬下來,然后等明年收獲之前,尋找時機,全部毀掉。”陳紹宗語速很快地說道,“等到你的回復,總督大人就會趁著這段時間奏請皇上,讓關寧軍從草原一側接應孔參將一家以及盡可能多的大明百姓逃回大明”
聽到這話,孔有德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這個主意,能聽出來是那盧象升的想法。他這是在大清的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不,不是鹽,而是毒藥,在大清命門上再狠狠地來一擊,真是好狠的計策
不過他也能聽出來,盧象升的這個狠,是對建虜而言的。因為在盧象升的這個計策中,還在想著能多活一些大明百姓,由此可見,他確實是一個好官這樣的好官,在以前怎么就沒發現呢
而且,盧象升不止是接應他一家,而是要把大明百姓也都接應出去,那就說明,盧象升絕對不是糊弄他,而是真要這么做。認識到這一點,也讓他放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