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多爾袞是真得認真考慮起了這個事情。
說起來,大清最終能崛起,其實是多虧了倭國的。如果不是倭國出兵朝鮮,讓明國出兵并兩敗俱傷于朝鮮,那以當時明國在遼東的實力,未必能讓建州女真崛起。
當年發生戰事的時候,多爾袞自己并沒有出身,但多少總是聽說過一些事情的。他的一個印象倭國的戰力,確實不可小覷。
既然如此,要是能和倭國聯手的話,應該能扭轉如今這種困局吧只要倭國能把東江軍給清剿掉,大清就能緩過氣來了。
這么想著,多爾袞不由得興奮了起來。可是,還沒高興一會,他忽然臉色又一下沉了下來。
因為他想起,當初倭國不止是想攻占朝鮮,還想著把明國也給打下來的。既然有如此野心,那是不是倭國也會想著要遼東,先要吞并大清呢
此時的多爾袞,雖然不怕倭國,可真要發生這種引狼入室的事情,他還是很慎重的。
想了好長一會時間之后,多爾袞便抬頭,看向范文程搖搖頭道“倭國的野心很大,大清雖然不怕,可還沒到要和倭國去結盟的地步。”
這一點定下來了,其他事情也就有結論了,就聽多爾袞對寧完我等人說道“和蝦夷的交易,派出精明之細作,一邊交易的同時,一邊探查蝦夷那邊的情況,另外,前往蝦夷之地的船只,也要秘密準備起來。如果條件允許,本王可派軍攻占蝦夷之地,變蝦夷為奴,為大清捕撈海魚,種植糧食等等”
“喳”范文程等人一聽,便一起躬身領命。
如果沒有孔有德的那份奏章,多爾袞怕是不會有這決定。但此時有孔有德那邊打底,他就有底氣,覺得大清未必到走投無路的時候。
因此,他立刻對孔有德的奏章做出批示,準備在全國調集青壯的漢奴,都撥給孔有德那邊,并令地方上給予配合,要進行大規模的開荒種田。另外也從各軍中抽調原東江軍出身的軍卒,組織起來打魚,不過這個事情,就不歸孔有德管了,而是由西林覺羅去統領。
說起來,這個西林覺羅也算是走了狗屎運,原本他是一連串的霉運,和他有關的,不是敗仗,就還是敗仗,甚至都還有全軍覆沒的。也因此,在皇太極還在的時候,他都被貶去看守盛京城門了。
但是,他和多鐸交好,加上建虜確實已經死了不少人。因此,在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之后,他就被提拔上來用了。不過,基于他的霉運,沒敢再讓他去帶兵,而是去管捕魚的事情,這個總不會有全軍覆沒之險了吧
此時,多爾袞在忙完了這個事情之后,便又對底下的漢官說道“如今我大清國內,多了好多蒙古人,整天無所事事,讓他們干活,都是消極怠工。不知卿等可有何對策”
蒙古人就只會放牧,沒有了牛馬羊,他們就什么都不會了。到遼東之后,基于蒙古騎軍的數量,因此建虜竭盡全力進行了安置,當然了,那些小部族的,比如說庫倫族等沒多少兵力的,就已經處理掉了,騎兵則被滿清八旗瓜分。